Bose用他们的“主动降噪”技术来处理汽车噪音问题。

熟悉Bose的网友应该知道,他们的QC系列耳机产品以降噪为主,在抑制噪音传入耳朵方面的实力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不过Bose的降噪技术不仅仅用在耳机上。他们还将降噪技术引入汽车。车内噪音抑制一直是汽车工程师需要努力的地方,Bose的降噪技术可以帮助汽车工程师解决这个问题。

这次CES Asia和Bose展示了三项与汽车相关的技术:

先说降噪。熟悉Bose的人都知道QC系列耳机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是降低噪音,在抑制噪音传入耳朵方面的实力可以说是众所周知。这一次,他们将降噪技术引入汽车。

车内噪声抑制一直是汽车工程师需要下大力气的地方。理论上,汽车越先进,车内的安静感就会越好,反之亦然。安静感和世故感是正相关的。

传统汽车为了隔绝外界的噪音,通常会加吸音棉进行“叠加”,但如果把同样的主体给Bose,他们肯定不会那么辛苦。

于是,一项名为Bose QuietComfort的主动道路降噪(RNC)技术应运而生。

这项技术结合了加速度传感器、专有信号处理软件、麦克风和汽车音响系统,以电子方式控制噪音。安装在车身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辅以Bose算法,可以连续测量噪声源的振动。这些信息随后被用于计算与噪声信号相反的声学信号,并通过汽车立体声系统播放,以有效降低目标噪声。

安装在车厢内的麦克风会对车内的噪音流行度进行监测,这样系统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即时调整控制信号,从而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同时还可以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自动调整降噪设置。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利用反向声波“以毒攻毒”的中和疗法,也就是降噪耳机中常说的“主动降噪”,对应的“被动降噪”就是上面提到的堆积吸音棉演奏的物理层面。

有趣的是,无论车辆是否配备Bose高级音响系统,该解决方案都可以适用,配备该技术的车辆有望在2021年底前投入量产。噪音被抑制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充分发挥车载音响的作用了。

这次Bose主要展出了两套音响系统:个人加音响系统和性能完美系列音响系统。

前者,顾名思义,是个人的,强调“个人享受”的健全制度。该系统在展会期间搭载在中国红旗E-HS3车辆上。当你进入车内,你很容易发现这辆车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颈枕是被动的。据了解,该系统在驾驶座的头枕处配备了一对轻量化的6 cm Bose超近场钕磁铁超近场扬声器,以驾驶座为中心的收听模式方便只有驾驶员在车内使用。这种模式特别针对驾驶座。音效得到优化。

结合Bose PersonalSpace虚拟音频技术的颈枕扬声器可以在听者周围产生宽广、清晰和身临其境的声场,而无需额外的扬声器。

通过调节中控屏的声场设置,可以精确调节前方声场的宽度,营造不同的氛围。

为了照顾车内其他乘客,E-HS3的两个前门各有一个16.5cm的Bose Super65宽带扬声器,左右a柱各有一个2.5cm的高频扬声器,左右后门各有一个13cm的全频扬声器,头枕上有八个高性能扬声器,形成了车内完整的声场。

比Personal Plus更高级的是Performance Extreme系列,这是一种应用于豪华车的音频解决方案。现在参展的车是凯迪拉克最新的XT6。

既然是豪车,音响的硬件水平自然不错。为了保证前舱中高频段的音质,XT6仪表在中央有一个9 cm的Bose Twiddler中高频扬声器,在两侧前门上部有一个8 cm的Twiddler钕磁铁中高频扬声器,在两侧a柱有一个2.5 cm的钕磁铁高频扬声器。

两侧前门15× 23cm长冲程低频扬声器1个,前排座椅底部Richbass低频扬声器1个;

机舱后部,两侧后门内置2.5cm钕磁铁高频扬声器和13cm宽带扬声器,两侧D柱分别包装两个6cm Twiddler中高频扬声器,满足机舱后部的全频范围和宽广声场。

整个音效现场感很强,前后声场自然饱满,环绕感明显。配合Bose ANC主动降噪技术,带来的静谧感和高品质通透的音乐,无疑为驾驶生活增添了一种享受。

对了,你其实不用担心降噪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降噪只处理低频风噪,尖锐的高频语音和音箱声音不会被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