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晋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距金门仅5.6海里。全市陆地面积649平方公里,海岸线121公里。辖6个街道,13个镇,***386个行政村(社区)。本地人口654.38+0.03万,外来人口常年保持在70万左右。“十家九侨”是晋江最具特色的人文现象,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200多万,被誉为“海内外300万晋江人”。1992撤县设市,2001列为福建省中等城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分别排名第17位和第6位,经济实力连续14年保持“福建省百强县(市)”之首。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大力弘扬“诚实、谦虚、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发挥侨台优势,解放思想、敢赢,从“三闲”(闲人、闲房、闲款)和“三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入手,走出了一条依赖之路。晋江模式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之一(晋江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从1978开始,晋江经济总量翻了三倍多,相当于平均三年翻一番。其中,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78元,2006年为492.5亿元,年均增长17.5%;财政总收入1978元,2006年为48.6亿元,年均增长2.21%。农民人均收入1978年为107元,2006年为8068元,年均增长16.7%。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民营经济发展日趋成熟。全市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11953家(外商投资企业2194家,内资企业9759家),个体工商户12936家,国有企业只有10多家(其中国有工业企业4家)。2006年,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107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7.3%,而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只有30亿元,占2.7%。全市民营企业上缴税收37.4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7%。可见民营经济在晋江的主导作用。可以说,改革开放后晋江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民营经济率先探索、攻坚克难、破障前行、走向成熟的历史。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晋江经济的崛起、社会的进步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就没有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升级的实践。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素质。晋江拥有纺织服装、制鞋、陶瓷石材、食品、轻工玩具等五大传统产业和车辆机械、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纸制品、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纺织服装行业企业3300多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1家,产值289.96亿元(2006年数据,下同);行业内休闲男装企业占多数,年产夹克6000万件,占全球夹克总销量的1/5。鞋业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654.38+0.9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2家,产值265.438+0.21亿元;运动和旅游鞋占全国旅游和运动鞋总产量的40%,占世界总产量的20%。陶瓷建材行业现有企业580多家,从业人员4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0家,产值97.73亿元。外墙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釉面砖基本垄断全国市场。食品工业有企业359家,从业人员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家,产值49.27亿元。行业总产值占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糖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雨伞行业企业近200家,从业人员21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家,产值37.46亿元。雨伞年产量近3亿把,年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18%和26.7%。在这些产业集群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500万元以上)1248家,产值8978654.38+0亿元,单个企业平均产值达到71.94万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96家,超亿元企业32家,超亿元企业5家,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16家(其中大型工业企业8家)。传统产业持续向好,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行业龙头企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贡献增强。区域品牌效应更加突出。晋江市委、市政府先后于1995、1998、2002年实施了“质量立市”、“品牌立市”、“品牌建市”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实现标准认证、争创名牌,促进了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两自”企业发展。先后制定了质量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品牌发展规划和部分优惠政策,奖励企业国家级和省级品牌,支持企业分阶段开展专业认证和提升管理水平。近年来,* * *拨款1.05438+0亿元,奖励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显著的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对品牌创建有着强烈的热情。我市逐步形成品牌企业梯队,实现了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城市品牌的逐步提升和互动,品牌数量居全国县(市)前列。中国驰名商标79个,中国名牌产品24个,中国出口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76个,区域品牌13个。5个品牌入选亚洲500强,10个商标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商标500强,3个品牌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凌源万英茶入选中国首批“中华老字号”;安尔乐、巴金、安踏、灵源医药等4个品牌入围首批300个“国家重点保护品牌”;6家企业成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10家企业成为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今年以来,我们抓住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机遇,抓住省证监局和国家发改委实施“晋江突破”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稳步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加强政策和业务指导把关。上市公司9家,上市后备企业37家。预计到2010,全市上市公司将超过20家,形成证券市场的“晋江板块”。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们决定建设创新型晋江,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科技工作连续五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每年实施科技项目100多项,培育技术创新型企业7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5家)。建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70家(国家技术中心2家,省级技术中心16家),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3家,建立质检机构7家。恒安和安踏分别拥有145和47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建立了全国首个县级博士后工作站,设立了专家活动中心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高中级人才近4000人(博士后37人)。50多家企业与86家科研院所、大学和人才情报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协议。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把晋江经济开发区和泉州出口加工区作为招商选资的重要平台和主要载体,着力创新招商方式,发挥海外晋江人的优势,实施“回报工程”,鼓励企业增资扩业,把招商引资的重点转移到配套产业链、形成新产业、扩大服务贸易上来。成功引进太古复合材料、金杯印刷、冠科电子、金宝利能源、晶蓝电子等新兴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历年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126家,投资总额11.85亿美元,合同外资88.86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47.05亿美元,约占全省外资总额的1/9。2006年,全社会出口总值达37.9亿美元,自营出口7.8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62%。自营出口500万美元以上企业45家(1000万以上18),出口免检产品3家(、特步、兴)。安踏、七匹狼、酒、邱欢、361度、恒强等企业在海外设立品牌专卖店。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关系。积极建设菲律宾“晋江经贸合作区”。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规划覆盖率达到85%。城市化水平为46%。自来水日供水能力47.4万吨。有火电厂(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发电量654.38+0.2亿千瓦时)、大量输变电。公路密度以每百平方公里265公里的里程位居全国前列,城市“畅通工程”达到全国一流管理水平。4D泉州晋江机场在全国通航机场中排名第37位,成为干线机场。拥有两个万吨级码头和多个配套码头。福厦高速公路、在建的泉三高速公路和福厦高铁穿境而过。今年将按照“一城两镇三组团”的发展布局,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在中心城区,一条“一带四区”(即在世纪大道两侧建设繁荣带,连接国际会展中心、企业总部商务区、泉州桥南区和行政中心,形成城市形象标志性区域)的城市发展新轴线正在形成。在城市建设方面,按照城市群体规划和启动了一批工业园区、专业市场、现代住宅小区、星级酒店等项目。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全面推进“示范整治村村通”、“家园清洁行动”、“百企联合百村、* * *建设新农村”活动,涌现出华侨带动、企业带动、市场带动、商业运作、集体带动等多种新农村建设成功模式。和谐建设硕果累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工作协调进行。教育,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福建省政府“迎省长共创强市”督导评估,获得“教育强市”入场券;全市14所公办普通高中全部进入省级达标学校行列;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立学校学生免收杂费;对全市小学代课教师实行合同管理。文化体育工作,成功举办了同一首歌、CBA联赛、世界男模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市体育中心已被确定为国家羽毛球队的训练基地。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先进市”、“全国民间戏剧之乡”等称号,市文化馆、图书馆入选国家一级图书馆。医疗卫生工作、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所有街道;新农合筹资金额提高到80元,一、二批参合率达到88.54%,结算报告人均补偿1345.7元,居全省第一。环境整治工作:去年我市环保投入9.28亿元。今年将继续推进以泉州南岸近岸海域污染治理为重点的整治项目,承担33个项目,总投资6.27亿元。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社会保障工作,低保户、“五老”困难户等十种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250元;积极化解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对全市城乡低保家庭每人给予50元一次性补助,低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5元。实施被征地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去年4个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再启动5个试点;加强企业就业服务,设立工资保障调节基金(目前总额为10万元),对山西农民工做出“三不”承诺(绝不让一个农民工子女上学,绝不让一个山西农民工因恶意欠薪拿不到工资,绝不让一个山西农民工失去权利);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今年筹集了6543.8+380亿元(总计2.8亿元)。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排头兵的目标,按照省委“四个突出”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力推进“十一五”规划和“11662”工程(即力争到20166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实施强镇战略,把陈埭、安海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强镇。按照“一城两镇三群”的发展布局,发挥“五大优势”(区域经济优势、港口海洋优势、民营经济优势、文化优势、侨台优势),着力“六个提升”(提升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