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
法律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随着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面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和开放条件下中国面临的知识产权形势,中国必须加紧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国家技术安全,提升国内自主创新能力,防止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应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专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65 438+06 . 4 . 9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要努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格局,加快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强大合力。据介绍,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知识产权本身涉及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等领域,其保护的权利内容和权利边界各有特点;保护手段涉及注册登记、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判决、仲裁调解等。构建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格局是客观需要。
法律依据:关于印发《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4.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授权或者委托的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的机构(以下简称项目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指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做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合理安排与其他合作方的知识产权关系,妥善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5.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承担单位(以下简称“承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大知识产权工作投入,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或者委托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负责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提高处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六、处理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应遵循平等互利、尊重协议、信守承诺的原则,遵守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以及我国与合作国签订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或双边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