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番茄晚疫病可以浇水几天。
温室番茄晚疫病可浇水3-5天。
茄子黄螟,又称茄子螟虫、茄子螟。成虫体长6.5 ~ 10 mm,翅展18 ~ 32 mm,体和翅白色,前翅有4条明显的黄色条纹,翅基部黄褐色,后缘附近有红色三角形纹,顶角以下有黑色眼纹。后翅中腔有一个小黑点。卵0.7 mm× 0.4 mm,形似饺子,脊上有2 ~ 5个齿。刚出生时为乳白色,孵化前为灰黑色。老熟幼虫体长16 ~ 18 mm,早期黄白色,老年粉红色。头部和胸部背板呈深褐色,每节上有六个深褐色斑点,前四个大,后两个小,每节两侧各有一个突起,有两根刚毛。蛹长8 ~ 9毫米,浅黄褐色。腹3 ~ 4两侧气孔上方有一对突起,上面布满暗褐色不规则茧,起初为白色,逐渐变为暗褐色或棕红色。
茄子螟虫危害茄子,其幼虫蛀蚀茄子的顶端、嫩梢、嫩茎、花芽和果实,导致嫩枝枯萎、落花、落果和果实腐烂。秋天幼虫常吃水果,虫粪留在洞外。秋茄比春茄子受害更深。
武汉地区有5-6代,江西、浙江等地每年有4代。老熟幼虫结薄茧,附着在树枝、枯叶、杂草根际和土壤表面缝隙上越冬。翌年4月开始化蛹,一般5月开始出现幼虫,世代重叠,7-9月危害最重,7月中旬至8月下旬危害最重,即以第二、三代为主要危害世代。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弱,有绿色倾向。卵散在死株的中上部,尤其是上部嫩叶的对侧。初孵幼虫先吃蛋壳,再吃入芽和子房或吃入心叶、嫩梢和叶柄。一般春茄子的花、芽、嫩梢受损严重,秋茄子果实受损严重。夏季,大部分老熟幼虫以死株中上部重叠绿叶化蛹,少数以枯叶化蛹,秋季以枯枝落叶、杂草和死株下部土壤裂缝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