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烧开后贝尔发明了电话吗?
已经这么多年了。《历史与社会》初三第75页《19世纪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提到:“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方式。”关于电话的发明者,由于写作时间的原因,教材仍然采用电话的发明权属于贝尔的传统说法。然而,电话的真正发明者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这涉及到三个相关的人物:贝尔、格雷和梅乌奇。下面提供给同学们的资料,并不是要颠覆我们的教科书,只是希望通过深入的探索,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更细致的认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当提到电话的发明,它肯定会与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联系在一起。贝尔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了语音的构成,分析了声音在精密仪器上的振动。在实验仪器上,振膜上的振动传到用碳涂黑的玻璃片上,振动就能被“看见”了。接下来,贝尔开始思考将声音振动转化为电子振动的可能性。这样声音就可以通过线路传播。多年来,贝尔试图发明几个电报系统。渐渐地,贝尔想出了一个主意,发明一种可以通过单线同时传送几条信息的机器。他设想通过几个电枢来协调不同的频率。在发射端,这些电枢会切断某一频率的电流,并发送一系列特定频率的脉冲。在接收端,只有与脉冲频率相匹配的电枢才能被激活。贝尔在实验中偶然发现,沿线发射电磁波可以传输声音信号。经过几次实验,声音可以通过线路稳定传输,但还是不清楚。由于贝尔的教学任务繁重,他的研究长期没有进展。1876年,贝尔30岁生日前夕,通过电线传输声音的想法出人意料地获得了专利。贝尔重新点燃了他对研究的热情。1876 3月10日,贝尔的电话宣告了人类历史新时代的到来。
然而,贝尔并不是唯一致力于发明电话的人。一个名叫以利沙·格雷的人曾经就电话专利权问题与贝尔打官司。格雷和贝尔在同一天提交了专利,但比贝尔在具体时间上晚了一点(只晚了2个小时左右),最终败诉。
其实关于电话的发明,还应该想到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他在65438年到0845年移居美国。梅乌奇痴迷于电生理学研究,他无意中发现无线电波可以传播声音。从1850到1862,梅乌奇制作了几种不同形式的传声乐器,被称为“远距离麦克风”。不幸的是,梅乌奇太穷了,无法保护他的发明。当时申请专利需要250美元的申请费,长期的研究工作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积蓄。Meucci的英语水平不高,这让他无法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发明。然后,命运给了梅乌奇更大的打击。1870年,梅乌奇病重,不得不以仅6美元的低价出售他发明的电话设备。为了保护他的发明,meucci试图获得一份名为“发明特许权保护请求”的文件。为此,他需要每年支付65,438+00美元的费用,并且需要每年更新一次。三年后,梅乌奇沦落到靠社会福利生活,无力支付手续费,申请也就作废了。
1874年,梅乌奇向美国西联电报公司发送了几个“长途麦克风”。我希望我能把这项发明卖给他们。然而,他没有得到答案。当要求归还原件时,他被告知这些机器不见了!两年后,贝尔的发明问世,并与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签订了巨额合同。梅乌奇提起诉讼,最高法院同意审理此案。但梅乌奇在1889去世,官司也不了了之。
直到2002年6月1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认定安东尼奥·梅乌奇(antonio meucci)为电话的发明者。现在在梅乌奇的出生地佛罗伦萨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这里长眠着电话的发明者——安东尼奥·梅乌奇”。
目前公认的电话发明人是贝尔,他于2月1876在美国专利局申请了电话专利权。事实上,就在他申请后两个小时,一个叫E·格雷的人也申请了电话专利。
在他们两人之前,欧洲已经有很多人在进行这方面的想法和研究。早在1854年,电话原理就由法国人鲍萨尔构想出来,6年后德国人赖斯又重复了这个想法。原理是:两块薄金属片用导线连接。当一方发出声音时,金属片振动并变成电,电被传输到另一方。但这只是一个想法。问题是麦克风和接收器的结构,以及如何将声音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出去。
起初,贝尔使用电磁开关来形成通断脉冲信号,但这种方法显然对如此高频率的声波不起作用。最后的成功来自一个偶然的发现。1875年6月2日,在一次实验中,他将一块金属板连接到一个电磁开关上。没想到,在这种状态下,声音变成了奇妙的电流。分析原理,原来金属片因声音振动,在连接的电磁开关线圈中感应出电流。现在看来,这个原理是一个学过初中物理的学生都知道的,但对当时的贝尔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格雷的设计原理和贝尔的不同,是利用麦克风内部液体的电阻变化,而接收器和贝尔的一模一样。1877年,爱迪生获得了碳粒麦克风的发明专利。与此同时,许多人对电话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各种改进。专利纠纷比较复杂,直到1892才告一段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美国最大的西联电报公司买下了格雷和爱迪生的专利权,与贝尔的电话公司对抗。由于长期的专利纠纷,双方达成了协议。西联电报公司完全承认贝尔的专利权,从此不再涉足电话行业,换来的是在17内分享贝尔20%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