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为什么从华为分离出来?

你好,前华为员工来回答问题。

愚人节(1),有网友发现荣耀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余承东任董事长,赵明任董事。从此,荣耀彻底脱离了华为的羽翼,飞向了更遥远的星辰大海。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荣耀从华为分离是注定的,区别只是早晚而已。分开的原因主要与华为自身的发展模式和电子产品行业现状有关。

(1)华为的“红蓝军”思维

了解华为的朋友可能知道,华为虽然有194000人,但实际上分散在不同的业务团队中,处于“碎片化”状态。华为有独立的内部竞争机制,用华为自己的话说就是“红军”和“蓝军”。“红军”负责攻城,“蓝军”负责给“红军”挑毛病、抓漏洞。就像电视剧里的军事演习一样,“蓝军”的最终作用是让“红军”成为无可挑剔的队伍。所以荣耀成立单独公司的想法,源于华为的“红蓝军”忧患意识。

(2)华为的“养狼计划”

如果说“红蓝军”对管理和流程很挑剔,那么华为的“养狼计划”就是真刀真枪。所谓的守狼,就是锤炼团队的进取心,专门培养一个狼群和你竞争。荣耀品牌创立于2013,是华为手机的双品牌之一。当时华为手机在业内还默默无闻,首款现象级产品Mate7要一年后才发布,更别说在高端价位站稳脚跟了。所以华为选择在2013成立荣耀事业部,是为了给华为手机打造一个“狼群”对手,刺激华为手机加快创新研发步伐。事后回想,2013之后,华为手机确实突飞猛进,连续杀出Mate系列和P系列两张王牌,都是高端旗舰,每个系列都是几千万销量,这有一部分归功于荣誉。

直到2015年Mate8发布,余承东才意识到,华为真的可以在3500+的价位站稳脚跟,这更加坚定了他与华为、与荣耀竞争的决心。在高端机系列中,余承东为华为P系列和Mate系列使用了最丰富的材料,如莱卡摄像头、麒麟970/980/990、SuperCharge快充、反向充电、IP68防水防尘、芯片级信息安全保护、AI助手等。,从而推动黑科技粉碎累计销量上亿。

荣耀系列主打游戏娱乐和极致性价比,与小米OV展开肉搏,如游戏增强(GPU Turbo)、大电池、高清拍照、中端芯片(包括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等,满足主流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最终,华为手机和HONOR帮助华为拿下了中国手机份额第一,全球手机份额第三。

2065438+2009年5月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华为自信很快就能拿下全球第二的市场份额。随着美国一份“实体名单”限制华为手机预装GMS,华为手机销量尤其是海外销量急转直下。为了顺利度过打击,修补飞机漏洞,最终安全返航,华为必须优化内部流程,重构供应链。成立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的目的是优化业务结构,然后荣耀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与供应链结算。清晰的架构也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人员和技术,降低研发成本。

总之,荣耀单独成立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主要是为了业务发展方便,并不代表未来会向华为Mate系列、P系列所在的4000+价位发起冲击。但是,价格低不代表材料不足。以新发布的荣耀30S为例,内置华为中端芯片荣耀820。虽然定位中端芯片,但是CPU、GPU、AI的计算能力已经超过了去年华为的高端芯片麒麟980,确实给人一种荣耀已经开始“挂”华为的感觉。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2017查询了相关信息,因为当时犹豫买华为还是HONOR,所以今天借此机会告诉大家:

“要想了解荣耀和华为的关系,离不开小米手机。”智能手机发展初期,无论华为还是小米,目前大家都只有一个品牌。为了把品牌做大做强,每次更新迭代的新机型都比上一代好(配置和用料方面),但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配置和用料成本上去了,手机价格也必须上去。毕竟没有一个企业是可以亏损的。

但当时人们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并不太迫切,人们的消费/工资也不足以让他们花上几千块买一部智能手机。于是在这个时候,百元机和千元机的市场处于空白期,而第一个嗅到这个商机的人是小米CEO——雷军,于是在2065438+2003年7月,雷军为了进入手机低端市场,通过降低手机成本的方式,开发了一批百元机。

但是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百元手机的价格标准不符合小米的品牌定位。于是雷军话锋一转,推出了“红米品牌”,将这些百元手机指定为红米手机,并取得了非常好的销量。

华为发现这一情况后,也开始效仿雷军,打算在低端手机市场分一杯羹。于是在2013年2月,13,“荣耀品牌”上市(比红米品牌晚5个月左右),它也用降低手机成本的手段,做100元和1000元的手机。

所以不是荣耀和华为分开了,而是两个品牌根本没在一起过。荣耀是华为孕育的子品牌,定位是中低端手机市场,所以荣耀的品质和华为手机是平等的,也是分开独立运营的。

一个手机品牌不可能囊括所有机型,也就是一个品牌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渠道(线上线下)、所有价位(1000~10000元)和所有目标人群(年轻人、中老年人、男女)。

单独荣耀有助于华为抢占性价比市场,而低价不会损害华为的高端手机形象。

(图为华为官网)

荣耀主打性价比、年轻用户和线上群体,以数码和V系列为旗舰,占据3000 ~ 4000元价位。一方面阻止国内其他厂商进入5000元以上价位,威胁华为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占据这个黄金价位。

(图为荣耀JD.COM自营店)

中国本土品牌是商务和旗舰,由P和Mate两个旗舰支撑。Mate面向商务,面向的用户群体是30岁以上的商务男性(这几年Mate一直在淡化商务气息,旗舰配置吸引了很多数码爱好者)。p系列主打拍照,出色的外观ID设计和色彩吸引女性用户。

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全覆盖。

(P和Mate价格目前覆盖5000 ~ 8000元价位)

(图为华为JD.COM自营店)

过去荣耀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华为的品牌形象和线下渠道。但前几天荣耀成立荣耀终端公司,显然是想进一步切割华为的品牌形象和渠道,以增加独立性。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欢迎关注,与您探讨手机知识。

没有一个品牌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用户的精细化交通意味着满足消费者不同时间的需求,但消费者的需求是变化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市场是细分的,手机有一定的特性来满足一定的消费者。当初国产手机的高端市场份额基本为零,高端市场的溢价让每一个国产厂商都垂涎三尺。所以华为手机立足高端市场,荣耀立足低端市场。达到高中低三个市场通吃的局面。当然,这是一方面。第二个肯定是前几年的互联网冲击。基本上可以做到和线下一样的销售。巨大的流量催化了小米。华为怎么可能看不到市场上的线上风口,所以把荣耀和小米分开,互斗。现在,华为和荣耀基本实现了差异化营销。当然,这也恰恰和华为在荣耀产品上的刀削和一定的阉割一样,导致了近两年荣耀产品的没落。我希望荣耀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可以做出让消费者受益的产品。这是遥远的。我不是华为的精神股东。华为的研发是我出钱的。尤其今年是菊花厂最困难的一年。虽然消费者买什么手机不是我能控制的,但在特殊时期我可以支持菊花厂。就算我支持不了,也不要贬低。毕竟我们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屈指可数。

荣耀是华为荣耀系列,华为的一个品牌。华为nova系列华为麦芒系列华为畅想系列高端系列mate系列P系列。直接说。华为mate。p系列

鸡蛋要分开包装,民用和军用爱国华为。

品牌战略!荣耀专注中低端,华为专注高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华为主打高端和线下,荣耀主打中低端和线上,走性价比路线,以保持和品牌的竞争力,也意味着一些内部的竞争。

荣耀为了专注低端机

华为想靠自己进入高端。

一个专注于互联网,一个专注于顶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