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专利
对华为的封杀不是偶然的,因为美国要的是芯片的垄断优势,从而长期掌握技术的领先地位!从芯片设计到制造,我们都有绝对的核心技术。华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高通对市场的垄断,这是他们不允许的“公平竞争”
...但结果只会让中国自给自足。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对华为的制裁禁令时这样说道。
制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硅片,半导体的基础材料,是用金刚石刀片从硅晶柱上切割下来的晶片。尺寸越大,生产难度越大。虽然国内需求巨大,但长期依赖进口,大尺寸技术被日本企业垄断。目前国内技术都是小尺寸量产掌握,大尺寸8寸和12寸的自产率还很低。
新进展:上海新升级12英寸硅片技术并通过SMIC验证。虽然产能低,但这是国内硅片厂商的崛起!
更难的是光刻工艺,这也正是华为绊倒的地方!最新的纳EUV光刻技术为进入3纳米工艺做好了准备,但SMIC在引入EUV掩模对准器方面进展缓慢。虽然突破达到N+1,工艺功耗可以接近7nm,但是性能达不到,7nm都无法量产,更不要说5nm的挖掘了...台积电和SMIC也受美国技术限制,高端光刻机只有阿斯麦一家...所以开7nm的时候,应该也是3nm商用,华为麒麟估计是装逼。
“卡脖子”才是迫使努力的“鼓励”!
国产芯正在追赶国际的脚步,同时也在朝着探索新方向的突破口迈进!——石墨烯技术可以说是世界上同时起步的。硅片在越来越精细的工艺下,最终会达到它的物理极限。据了解,其极值点为1nm,即使能生产,也要考虑良率问题!石墨烯的碳基晶圆被誉为下一个芯片材料的替代品——国产8英寸石墨烯晶圆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
石墨烯被称为无数纳米材料中最薄的,高达0.335 nm!有多薄?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是难以置信的。瘦到人类都发现了。既然发现了,就得用!
如何用石墨烯做芯片?能不能达到硅片级别,因为麒麟9000有654.38+053亿个晶体管!
据悉,石墨烯碳基晶圆制作的芯片性能将是硅基芯片的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功耗会更低——在降低发热量的同时提高性能是手机的终极追求……
推测28nm的碳基芯片可以达到7nm的硅基芯片水平,拉近两代工艺,而国内成熟工艺可以达到14nm……也就是不使用极紫外光刻机就可以达到5nm的水平,制造消耗也会大大降低!
石墨烯材料就是这么神奇。据报道,它的导电性比硅强65,438+000倍,导热性比铜高65,438+00倍...这些都足以说明它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半导体材料,但是为什么至今没有普及呢?因为:贵!-据报道其价格高达5000元/克!
但是,价格绝对不是进步的障碍。关键在于技术。目前石墨烯提纯还有很多杂质,不能像硅晶柱一样量产。但国产8寸石墨烯晶圆的成功试制,也代表着成功突破,足以成为国产技术的先进招牌!
据统计,国内R&D拥有37521项专利,占全球67%,居世界第一!
新领域的探索,从被动到主动。掌握一项核心技术,就能获得一个领域的话语权。拥有技术优势可以让所谓的禁令失效。只有加强自研能力,才能不再被牵着鼻子走——既然拿不到别人发挥到极致的技术,那就去探索新技术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