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的产品策略是什么?
“借鸡生蛋”占领市场――美国鞋王菲尔·耐克的经营策略
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任何占据广阔海外市场的企业都将立于不败之地。但是
随着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高企,人心难测。然而,美国的“耐克公司”却能够打破严格的壁垒,使其名牌产品畅销美国、欧洲、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每一个角落。短短十年,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制鞋公司。耐克成功打入世界有什么秘密武器吗?没错,这就是它的“借鸡生蛋”策略。
先拿到专利,美国流行“耐克”。
耐克公司的老板名叫菲尔·耐克,很有商业头脑。1972,他得到一个消息: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体育教授威廉·德尔曼设计了一种新型运动鞋,这种运动鞋非常有弹性,而且防潮。那时候知道这件事,关注这件事的人并不多。耐克跑去看了一下,马上断定这项发明大有前景。因为根据他的调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活动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有一个收入较高的中产阶级。他们喜欢把跑步作为每天必不可少的锻炼方式。这些人是运动鞋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不仅要求鞋子质量好,还要求鞋子舒适美观。威廉·德尔曼教授设计的新型运动鞋正好满足了这些中产阶级的需求,肯定会畅销全球。
。于是,菲尔·耐克毫不犹豫地抢先一步,出资购买了威廉·德尔曼的专利,并迅速组织生产,投放市场。由于独特的设计、新颖的造型和准确的市场预测,“耐克鞋”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是供不应求。喜气洋洋的耐克扩大战果,很快推出“耐克系列产品”——耐克校友会运动鞋、耐克网球鞋等。耐克鞋不仅有创新设计的优势,还有抓住机遇的巧妙促销技巧。他们在美国流行了一阵子,很快就打败了对手,赢得了美国市场。
“借鸡生蛋”运作巧妙,“耐克”占据全球。
在中国站稳脚跟并积累了可观的资本后,耐克开始进军世界市场。他认为,我们必须先进入欧洲市场和日本市场,然后逐步向全球扩张。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各国都有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第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同。要考虑合适的价格,让有需要的人买得起。菲尔·耐克提出了“借鸡生蛋”的策略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所谓“借鸡生蛋”,就是利用著名品牌“耐克鞋”与其他国家洽谈建厂,依靠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材料,利用耐克的精美设计和先进技术生产耐克鞋。这样一来,一是可以避开“舶来品”,避免高额关税的限制;第二,可以使用当地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节省了远洋运输的成本,那么成本自然会降低,价格也会适合那个国家的人民。即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耐克先在爱尔兰设厂,敲开欧洲市场的大门;然后我们在日本建立了一个联合工厂,打破了日本的独家堡垒,让耐克鞋风靡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菲尔耐克开始向工资低、原材料便宜、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军。他和韩国、台湾省等厂商签约,耐克负责设计,签约厂商负责生产。产品由耐克贴牌,然后销往欧美各地。
。80年代中期,他瞄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和印度,因为这些地方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和更丰厚的利润。90年代,菲尔耐克看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合作建厂,将中等价位的运动鞋推广到这些地区,受到第三世界人民的极大欢迎。就这样,“耐克”一步步走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商海永远不会平静,到处都是暗礁和险滩。当市场疲软,出现销售危机时,耐克及时改变了经营策略,提出了“产品多样化”的新思路。所谓“多元化”,就是从原来生产单一系列的“运动鞋”,改为同时生产童鞋、休闲鞋、工作鞋、运动鞋等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消费能力、不同兴趣爱好的顾客的需求。反响热烈。很多家庭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耐克,于是再次抢市场,销量猛增。当年总销量比上年增长565,438+0%,净利润猛增96。
%。从65438到0980,耐克的营业额连续多年超过美国两大龙头公司;1981年,耐克在15亿美元高端鞋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
体育明星打广告,“耐克”是锦上添花
借鸡生了很多“蛋”,而这些“蛋”又不得不借助刻意创新的营销技巧和广告艺术来销售,菲尔·耐克认为“运动鞋”离不开“运动”,运动员也离不开运动鞋。所以耐克一定要和运动员交朋友,让他们为耐克服务。第一,征求他们对产品设计的意见,使其更有针对性;第二,新品出来,请大家试穿,成为耐克的“检查员”;三是邀请运动员打广告。于是,公司不惜重金,给运动员免费发运动鞋,给著名大学球队送鞋,给跑步工作坊和组织职业球类比赛的机构捐款,等等。在奥运会上,耐克不仅设立了广告栏,还制定了激励措施。谁获得了耐克运动服和运动鞋的金牌,公司就奖励一大笔钱。还不如用体育明星做广告。耐克不仅不惜重金请来大名鼎鼎的乔丹打广告,还以乔丹命名产品,比如“迈克尔·乔丹气垫鞋”,影响很大,卖得很好。1981年,耐克花了18万元的广告费,光乔丹就花了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