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祥:“充电网络是工业互联网最大的应用场景”主题演讲

新基础设施、新机遇和新发展。7月9日,由中国充电桩网主办的“2020第六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简称“金砖充电论坛”)在上海大华虹桥假日酒店隆重开幕。来自政府、大学、协会、企业、采购商、金融和媒体的8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以“看清现在,预见未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促进产业交流与发展。

新基础设施引领新一轮发展浪潮

TELD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德祥?发表了题为《充电网络是“工业互联网”最大的应用场景》的主题演讲。以下是未经编辑的发言实录:

TELD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德祥

没想到这么多人。在我进入会议之前,我说这个会议可能有一百人。谁敢来?似乎每个人都很勇敢。你为什么这么大胆?因为新基建的浪潮来了,冲我们都来了,今天上海的雨把我们都浇翻了。

我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为什么充电桩会被列入新基建和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都知道我们只是在做充电桩,但是疫情和美国的打压给我们中国带来了新的契机。还有一波人说,因为疫情,互联网已经从上半场进入下半场。什么是互联网的上半场?消费互联网。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中的产业互联网是什么?如何才能创造工业互联网的价值?

因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是汽车,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也是汽车消费,而在中国,是电动车的消费。因此,汽车这种消费和工业产品将引领世界工业互联网。

说到电动汽车,我多次说过,电动汽车引领了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了第四次能源革命。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今天,中国高铁已经更换了燃气发动机和发动机,中国正在推动用电动汽车取代发动机。如果全部换成中国人,当然是中国人领导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电动汽车催生了能源革命。这张图是四年前讲的,很多人不同意。电动汽车是如何催生能源革命的?

许多朋友说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离开了北京。我问北京人早上第一件事做什么。拉开窗帘看看今天有没有雾霾。

雾霾是怎么来的?过度使用能源,所以人类为了能源做了一件特别可恨的事情。地球是活的。每天,我们挖出地球内部的肉,燃烧成能量。我们抽取地球内部的血液并将其燃烧成能量。所以地球惩罚人类的是雾霾。

想一想,人类可以不烧地球的肉和血,而烧地球的风景水吗?不会,因为全世界的电网都是负载均衡的电网。你什么意思?这里用了多少电?这里必须产生多少电力?晚上睡觉的时候,电厂必须同步停,因为没有地方储电。但随着大型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力可以储存。可以存放在哪里?在电池里和车里。

随着大型电动车的发展,有两个结论。到了1000万辆电动车的时候,所有废弃的风、光、水现在都没有了。当超过1000万辆时,意味着电网有一个巨大的储能池,所有能见太阳3-5小时以上的玻璃砖瓦都会发电。现在特斯拉是这样的。

我们成都工业园的玻璃砖都开始发电了。如果真有这样的场景,我们会看到太阳发电3-5个小时以上,我们的分布式能源会大大提高。到什么程度?去年我们的可再生资源是29%,10年可能超过50%。如果超过50%,说明中国的能源结构已经从石化能源向可再生资源转变。谁能做到?谁有电动车都可以。中国一定是制造和使用电动汽车的第一大国,所以中国率先引领能源革命。

我们在这里扮演什么角色?我今天从厦门来,我从深圳去厦门。尤其在深圳,电动汽车正在大规模发展。汽车变得越来越好。如果要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充电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我们是工业革命的支持者,也是能源革命的联系者。谁把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资源、电网能源和汽车、储能、移动储能联系起来?充电网络。所以我们是能源革命的连接者。

想到这些,我们还是以充电为荣。根据2030年国家规划,我反复思考了一个问题。充电桩的无序充电会让电网不堪重负,高峰时段充电你的钱包也会不堪重负。

我们做什么呢必须建立一个充电网络。但是这个机会来了。以前可以建充电桩,现在不行了。我们一个最好的机会也出现了。今年3月4日,国家发布“新基建”和七大新兴产业。很多朋友问我一个问题:一个小小的充电桩如何成为国家七大新兴产业?我说别看充电桩,看后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世界上还有比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更大的事情吗?充电桩是向导。

说到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充电桩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一,充电桩和5G平行,在新能源车前面。很多人问过我,你怎么这么重要?我说很简单。疫情是谁造成的?特朗普和特斯拉。为什么?它让中国经济下行,但疫情下中国经济必须撑起。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都是出口,说的不好听,就剩两辆了,一辆是投资,一辆是消费。投资不就是用钱吗?消费怎么拉动?一个家庭最大的资产是什么?房子的第二大资产是什么?汽车。但是在报告中提出了四个字,就是“住不投机的房子”,意思是房地产不能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最大引擎。房子从小房子换到大房子,但是不允许换。为什么?换火车。我应该换什么公共汽车?运油车还是电车?油罐车的品牌、技术、制造基本都是进口的,但是电动车的技术、品牌、制造、电池、充电桩都是进口的,所以我个人判断生产一辆电动车相当于2-3辆油罐车对中国的经济和GDP的贡献。

推电动车挺好的,对中国经济贡献很大。于是,大家就纳闷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充电桩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似乎这个行业,这个产业就显得特别重要。

国家新基建提出了七大新兴产业,充电桩在其中。这件事我不需要多说。我谈到了通常所说的新基础设施。互联网上新基础设施的定义很多。我认为它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具有数据、信息和物理网络属性。

充电桩有这样的基础设施。传统的充电桩我也多次提出。当特殊呼叫开始时,我们将建立一个收费网络。充电桩和充电网络有什么区别?充电桩其实就是给汽车充电的物理插头。充电网络是将一个区域内的几十个、几百个充电桩进行物理连接和智能改造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微电网络。

这个微电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是一组,充电桩一个一个。我来自深圳和厦门。现在大家都把原来的充电桩拔了,现在要建充电网。充电网络最大的优势是什么?配合电网,大家下班用电,我只备用100。我只给几辆车充电。晚上大家都不用电的时候,我备用500,我就拿出500负荷给这些车充电。

你不知道传统充电桩什么时候插电充电,但是充电网络什么时候满,你的客户说了算;充电系统在充电的时候,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汽车的剩余容量,电网的剩余容量,有序充放电。很难吗?没那么难,管好就行了。

包括放电,比亚迪曾经广告说我的车可以卖电。如果我把这辆车卖给电网,谁来买单?给它钱不好。如果大家都想把电卖给谁?卖给体制。我们将在未来再次建造它。不管谁再建,都要建充电网。产品和技术一定要有向运营商收费网络的思维,否则会很麻烦。

简单来说,充电网络的架构是什么?分成四层网。相信以后每个车位都会装一个手动插头。中国有多少停车位?有6543.8亿个车位,每个车位都配有充电插头而不是充电系统,底层是设备网络,每个车位都要有充电终端。为什么新的基础设施如此之大?第二,物联网。30亿个控制点是一个巨大的物联网场景。

第三,能源网络。1万亿千瓦时。去年城乡居民用电总量是9000亿,未来还要翻一番。

第四,数据网络。

充电网络的根本目的是控制汽车,不能随便充,不能乱充。如何管理?这样就保证了70%、80%的时候,价格低的时候,给车送便宜电。只有在高峰时段,我们和个别汽车才会充电,甚至在高峰时段售电,大大减轻了电网的压力。目前电动车短时间内不需要扩张,有1000万、2000万辆的时候。为什么?平均利用率不到30%。我们只需要把利用率提高到40%、50%,仍然可以解决几千万辆汽车用电的问题。

这种互动的目的和目标,如我之前所说,引领了能源革命。未来一半以上的电力将是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用新能源充电,让尾气和雾霾远离人类,成为新能源革命的引领者。

第一阶段,我们在想,大家建充电桩的时候,专门打电话来建充电网络。当大家都在建充电网络的时候,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充电的技术。快充慢充就不用说了。你看上海的外滩,我们去年已经建了人工智能充电弓,主要是为了未来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我们整合了充电站和公交站。公交车来的时候,我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定位公交车,人下车的时候快速低头。此时会检测到它的压力,同时会快速充入大电流。

此时充电速度能达到多快?40秒上下车可达10公里,总充电功率可达1000千瓦。这一点已经实现。在上海外滩,同时在成都有近3000辆公交车采用这种模式,一定是面向未来无人驾驶的情况。无人驾驶的第一条路线是公交车,第二条路线可能是商务车。商用车如何做到无人驾驶?最近和鄂尔多斯商量,它的一辆车功率1000千瓦时。如果只是简单的慢慢充电,会累死的。我该怎么办?都是大功率充电,这是我们现场应用(视频)。造了一个机器人找车,因为这个插头太大了,1000千瓦。保证车在插头上的安全性,带电的时候充水测试没有问题。

简单来说,我们不是在建充电桩,而是在建充电网络。在充电的过程中,我们把人、车、能源联系起来,人与人之间形成的是金融大数据、支付大数据,车与车之间形成的平台大数据。未来数据应用服务的潜在价值非常大。

为了做这样的数据和平台,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大的云平台,搭建了10个云来推广这样的平台。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注册用户280万,服务车辆165438+万辆,工业大数据达到6 BP。因为这个链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形成了用户数据,包括用户行为数据和财务数据。与车辆链接的电池数据、安全数据和车辆数据,车辆与能源之间形成的能源监控数据和能源设置数据,与充电网络链接形成的运维数据,包括订单数据、运营数据、预警数据和支付数据,形成这样一个工业大数据平台。

工业大数据的核心应用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已经应用于汽车安全。众所周知,几乎每周都有1-2起汽车安全事故。传统的油汽车叫燃烧,电动汽车叫爆炸。燃烧可以通过灭火来扑灭,但是爆炸灭火是没有用的。怎么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让它燃烧。我判断你烧了就不会被起诉。

如果所有的充电网络都有这两层保护,我们的安全问题会大大改善,所以想法是这样的。CMS和BMS交互的时候,我做了19汽车安全防护模型,相当于我们去医院体检的时候,19科室,逐个扫描模型和扫描科室,正常情况下有小问题就预警。出现大问题的时候,快速采集车上的数据,拿这个数据和昨天、前天的历史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同时抓取全国统一时间、车型的汽车运行数据,拿来进行大数据分析。存在安全隐患时,对不起,充电前5分钟内不给你充电,关电。众所周知,汽车没有油不会燃烧,汽车没有电也不会燃烧。利用这种双层保护可以解决烧车的问题。

我们在采集的时候使用了故障记录的技术,分为正面的历史数据和横向的空间数据,从而在车上形成一个监控、预警、可控、可追溯的安全隐患。目前我们的水平可以减少60%以上的烧车,随着车型的发展,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和降低。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投入了近70亿元的专项呼叫,投入了超过10亿元的研发资金,建立了十个R&D中心。现在R&D人员约1100人,专利1200多项,从专利数量、R&D人员、R&D投资来看,占全国近50%。

我们的创新理念是:我们研发不是市场需要的东西;而是我们创新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利用团队对未来科技行业的预见性和掌控力,引领行业和技术的发展。

目前充电桩对于汽车数量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于电动汽车即将大规模发展来说,充电桩一定是错的。只有建设充电网络,建设充电网络,汽车一定是无人驾驶的。

那么不开车怎么充电呢?现在的充电桩都要拔掉重做吗?不,需要建立充电网络和可持续的未来趋势。

我们是这个行业的精英,我们已经形成了从智能制造到运营再到数据增值服务的价值闭环。短期看商业模式中的充电桩数量。从中期来看,我们关注充电网络的质量。长远来看,一定要看平台上的流量,所以我们形成了量、电、流量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所以这几年的发展,从规模、技术创新、平台、服务等方面,都在和收费的人研究和探讨。

每次说到这张图,我说完大家都笑,因为我们是中国创业板第一家上市公司,我们做充电。公司名称是电信,我们的收费网络是电信。我们已经形成了量、电、流量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以后我们团队叫电信,今天和朋友聚会叫电信。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