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的控制模式
控制墨滴有两种方法,靠加热和靠振动。热喷墨依靠小电阻的热量来蒸发周围的墨水并产生气泡。气泡的膨胀迫使墨水从喷嘴中滴出。滴出后,气泡消失,新的墨水从墨水罐中被吸入。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BubbleJet,因为会产生气泡。通过振动来滴墨的技术,叫做压电技术,是爱普生的专利。在喷墨嘴上方放置一个小压电晶体,给芯片施加一点电流,即产生振动,通过振动使墨水滴落。虽然这两种按需喷墨技术应用广泛,但仍主要用于生产,而气泡式用于低档个人打印设备和打样。
喷墨打印设备主要以按需滴墨技术为主,因为喷墨头已经成为可更换的标准件,很多厂家大量制造,有利于更换和价格。但连续喷墨的喷墨头必须由打印机厂商整体制造,所以并不普及。只有两类应用:超高效打印系统(KodakVersamark,前身是Scitex的DigitalPrinting)和超高色彩质量打印系统(Creo的pre-Iris设备)。按需滴墨的设备厂商有AgfaDotrix、Durst、IncaDigital、Nur、Océ、ScitexVision、Vutek等。
此外,还有佳能、Encad、爱普生、惠普、Mutoh等为宽幅打印设备制造喷墨打印引擎的厂商。按需墨滴的图案确实比其他技术更灵活,可以打印灰度等级,也就是墨滴的大小可以控制,就像传统的打印网点制作一样。墨滴的大小通过不同的声音信号传递给压电芯片,压电芯片产生不同大小的振动,使得甩出的墨滴大小不一,产生灰度图像。灰度喷墨头主要由萨尔和东芝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