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的学术成就。
作为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承担和主持了国家“973”、“863”、“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
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ⅱ的晶体结构、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LHC-ⅱ)的晶体结构、SARS冠状病毒蛋白酶的晶体结构、视网膜位置不变性的果蝇视觉模式识别、果蝇面对竞争性视觉线索的选择行为、拓扑性质的初步知觉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自主创新突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获中科院一等奖。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在获奖成果、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一直处于全国生物科研机构前列,科研实力和水平接近该领域国际著名科研院所。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饶教授受命领导“重大疾病相关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基础”研究项目,预计在5年至10年内破译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组学密码,为人类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信息。
据悉,该项目是科技部最高资助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专家指出,人体细胞中的所有基因都称为基因组,由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密码控制的蛋白质相应地称为蛋白质组。经过10多年的研究,科学家们拥有了一个近乎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但人类基因组图谱并没有揭示所有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身份”。真正对人体起作用的是蛋白质,蛋白质隐藏着开发疾病诊断方法和新药的线索。饶长期从事重要病毒和肿瘤相关蛋白的结构、功能和创新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为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HIV和膜蛋白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66篇,其中《自然》《细胞》系列1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