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情况
科研人员中,研究员30人,副高级51,中初级156,其中入选百人计划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一、二级人选2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跨世纪学科带头人6人,其中63%的人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流动人员中,访问研究员、高级访问学者20人,博士后项目聘用128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印度于龙(全日制)。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夏新界、吴金水入选年度研究方向。单胃动物(猪)的营养研究2014李德军,区域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2013许,区域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2012陈,作物分子生态学与微生物逆境2009李勇。2009土壤生态学与农业环境魏文2006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2004作物抗逆性分子生物学印宇龙1999动物生态营养与环境吴金水1998土壤生态学与农业环境研究所官网据2016 1。显示研究院下设区域农业生态、畜禽健康育种、作物抗逆分子生态学三个研究中心,拥有1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野外站。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农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中心: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治理工程中心、广西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各级研究站:桃源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据2016年6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先后承担了国家973及支撑计划(项目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百人计划、中科院重大知识创新工程和重要方向项目等重要科研任务。***173,获国家、省部级奖励85项,出版学术专著51部,发表学术论文639篇,申请专利77项。
该院进入知识创新试点后,科技产出数量快速增长。其中“广西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科技进步90项成果;4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亚热带丘陵地区农业有机资源利用及土壤养分调控研究”最近获2005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培育并通过了3个适合中国南方的玉米新品种,申请并授权了15项发明专利。该所与长沙县人民政府、翔凤茶厂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实验站”。实验基地茶厂各项指标均达到出口欧盟标准,新建成的600亩有机茶园通过有机认证,成为湖南省农业龙头企业。
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获奖名称获奖年份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畜禽氮磷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安全饲料配制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猪饲料回肠消化率及有效氨基酸需要量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5“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创刊于1980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农业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1986 11 10月加入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被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收录,先后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芳数据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1990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奖,1996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0年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1987、1990分别获得湖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2004连续四次被评为湖南省一级期刊。2012获“第二届湖南省优秀出版奖”。在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估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