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普的成就和荣誉。

1974参与了我校陶瓷课题组“陶瓷电接点水位计”的研制。

1978年“锅炉电接点水位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1研制出纯刚玉-金属复合材料新型人工股骨头假体,国内首创,已在北京、武汉、沈阳十余家大医院成功应用。1985,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2《纯刚玉双杯全髋关节研制》获建材工业部三等奖;

1986年“纯刚玉-骨水泥-不锈钢复合铰接式全膝关节(M28)”获黄鹤发明奖;

1990,成为国务院首批享受“政府津贴”人员;

1996《特种陶瓷技术》获建材局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1997,特种陶瓷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5438-0998“骨植入复合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开发”获国家建材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从此,中国进入了生物材料研究的国际先进行列。

2000年“可生物降解陶瓷材料降解机理研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4年“生物可吸收PDLLA/HA骨内固定装置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建材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生物可吸收PDLLA/羟基磷灰石骨内固定器的制备技术及应用”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2005年“生物陶瓷中耳通气引流管的研制与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人工髋关节及骨内固定物的研发”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当选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院士。“院士”是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授予世界杰出生物材料专家的终身最高荣誉称号。

已申请发明专利27项,授权专利1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从1979开始从事生物材料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将氧化铝陶瓷应用于医学领域,近30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研究了一系列设计新颖的氧化铝陶瓷复合人工关节,解决了金属关节易磨损的问题。

65438-0987在国内率先研究了磷酸钙生物材料的降解代谢及其参与生命过程的途径和机制,以解决临床所需骨的骨源问题。提出了材料微观结构和声传导的理论公式。我国独创的生物陶瓷听小骨是为了解决听小骨损伤导致的聋人听力恢复问题而研制的。发明了液相吸附法复合制备技术,使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高分子基体中,发明了高分子材料直接加热、加压成型、在线冷却的切割工艺,研制了可吸收接骨螺钉,解决了高分子材料降解易引起无菌性炎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