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民的科研生涯
1982年,刚从东北重机学院(燕山大学前身)冶金机械专业毕业的刘宏民,考取了该校的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轧制设备与工艺。在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时,刘宏民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刘宏民经营最重要的钢铁产品。
板带材板形控制理论的研究。板形是带材的重要质量指标,板带轧机是带材生产的关键设备,板形控制是大中型板带轧机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技术。当时我国板形控制技术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相对落后,制约了板形控制技术的提高。
板形理论和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滞后于技术的发展,缺乏先进的板形控制模型。当时平面度的基础理论主要依靠变分法、三维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方法。面对我国板形控制理论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
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不强,对外依存度很大。刘宏民决心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自主创新之路,用自主创新的成果推动科技发展,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为人类科技做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即使可能会浪费几年时间,甚至冒更大的风险。
目标确定后,刘宏民毅然走上了充满风险、挑战和希望的自主创新之路。经过5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刘宏民终于在1987攻读博士期间,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次应用于板带轧制过程模拟的新型数值计算方法“条元法”。
以“条元法”为核心和特色的新型板形控制理论,刘宏民教授及其研究组进一步提出了完整、系统、实用的板形控制理论模型体系,在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理论模型研究、仿真软件开发和工程技术升级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果和贡献。
经过近20年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其科研课题“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数学模型、仿真软件及其应用”已成功应用于宝钢、攀钢、邯钢、西南铝加工厂、西南精密带钢厂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最近5年的经济效益就达2亿元。
刘宏民教授的上述成果和贡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他丰富和发展了板形控制理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模型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字仿真工具。为提高我国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水平,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宏民在科学研究领域对国家和社会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刘宏民教授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优秀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人选1997。刘宏民教授承担了多项国家和河北省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其中模拟轧制过程的条元法。
1996 65438+2月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板形控制的机理模型和条元分析法于2003年6月被教育部提名为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工程三维滚动理论及其应用,1997年3月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A类:自然科学奖);平直度理论及其应用。
1998 12获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数学模型、仿真软件及其应用于2003年6月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宏民教授在国内外出版了两部专著和100多篇学术论文。
刘宏民教授还是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重型机械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
扩展数据:
个人实现
承担了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在企业中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
其中SCI收录7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获得批准。2004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和“河南省特聘教授”称号。
百度百科-刘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