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专利对策
关于美法领导人会晤,法新社报道称,马克龙是第一位两次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这是一种罕见的“荣誉”。不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此前称,两国官员都预计此次访问不会产生重大成果。65438+2月1当地时间,在会见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时,美国总统拜登表示愿意“微调”法国和欧洲对美国削减通胀法案的强烈不满,但没有具体说明具体措施。
延伸阅读:
专家:拜登以罕见的规格欢迎马克龙跃,解释两国间的问题。
直接新闻:如何看待拜登政府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给予其热烈隆重的欢迎?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的确,这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第一次以最高外交礼遇接待外国领导人。之前访问过美国的其他领导人都没有机会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但是,俗话说,内容不够凑。真正的好朋友见面,真正的友好国家互访,比如日本和英国领导人访美,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礼节。拜登政府对马克龙的欢迎越隆重,就越说明法美之间存在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实事求是地说,在最根本的问题上,也就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安全观上,它们不仅是冲突的,而且是站在同一战壕里的。因此,拜登一上台就把外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欧洲大陆,向欧洲大陆举起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大旗,向欧洲大陆吹响了“* * *遏制中国”的集结号。在这方面,整个欧洲大陆,包括法国,或者说欧盟,立刻选择了站队,立刻跟了上去。否则,欧盟不会在所谓的人权问题上对中国说三道四,来之不易的中欧投资全面协议不会被搁置,欧洲国家不会效仿美国在5G基站和芯片建设上对中国进行制裁。在安全层面,俄乌冲突后,整个欧盟跟随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同时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的经济和金融制裁,甚至不惜壮士断腕,切断俄欧天然气贸易。
换句话说,以法国为首的欧盟和美国之间的问题不是意识形态和安全问题,而是现实的国家利益,或者说是金钱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当欧盟响应美国号召对俄罗斯进行能源制裁和封锁时,美国能源公司趁机大捞一笔,以高出市场4倍的价格向欧盟出售能源。第二,欧盟不愿意在贸易战中盲目追随美国和中国,因为与中国的经济交流对欧盟至关重要。第三,法国和欧盟更加愤怒。欧盟在配合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同时,美国的《削减通胀法案》却借机伤害甚至欧盟企业。由此可见,以法国为首的欧盟与美国的关系陷入了“谈感情和理想会伤钱,谈钱会伤感情和理想”的尴尬状态。
直接消息:在你看来,美国最终会在国家利益层面向以法国为首的欧盟妥协吗?如果拜登政府拒绝妥协,以法国为首的欧盟有能力抗衡美国吗?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我认为,为了安抚马克龙和法国的感情,不排除拜登政府会摸摸马克龙的脑袋,给法国一颗糖,也就是在《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中给法国企业一些有限的照顾。但近年来,法国在反美和反北约问题上最为激烈,包括马克龙提出让欧盟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世界另一极,建立欧洲军队以摆脱对北约的军事依赖等。,但从长远和根本上看,美国不可能对以法国为首的欧盟做出实质性让步。这背后的原因是法国和欧盟都没有多少实力和资本挑战美国,而美国有很多牌可以制衡欧盟。
首先,过去几年,美国在拉拢欧盟的同时,也在另起新圈或者另起炉灶,制衡欧盟。典型的表现就是进一步强化了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基础的五眼联盟的作用,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特别是疏远了英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大陆的关系。美国鼓励英国脱欧,美英澳结成三边军事同盟,让澳大利亚撕毁与法国的潜艇合同,与美英合作生产核动力潜艇,这些都是标志性事件。
其次,美国在欧盟内部也实施了“以欧制欧”的战略。因为在欧洲内部,主张亲中、亲俄、欧盟独立于美国的都是以法国、德国、意大利为首的欧洲传统强国。但在俄乌冲突后,中东欧国家出于对安全和意识形态的担忧,与欧洲传统大国产生了严重分歧。拜登政府充分利用了这一机会,支持中东欧国家的主张,扩大了欧盟内部的矛盾,使法德意等国因担心欧盟分裂而不得不迁就美国的主张,从而使安全问题处于极其突出的位置,压倒了法德意等国摆脱美国控制、渴望与中俄发展经贸关系的主张。
更有甚者,美国还充分把握和利用了欧盟和欧洲各国内部的官民矛盾,即政府主张亲俄亲中发展经济,而民间则在美国打意识形态牌,在俄乌冲突后右翼情绪上升,以此来操纵欧盟和欧洲各国政府。这就是欧洲议会和欧洲各国议会不断把本国政府推向激进道路的原因。
在我看来,美国采取的这三项措施,再加上近年来全球通货膨胀和俄乌冲突,也导致大量欧洲资金逃离美国,导致欧洲财政吃紧,也削弱了以法国为首的欧盟抗衡美国的能力。
最后提醒一下,虽然表达对美国《削减通胀法案》的不满是马克龙此次访美最重要的目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马克龙的立场和境界并不高。按理说,美国的《降低通货膨胀法》违背了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应该废除。然而,马克龙只要求美国在实施降低通胀法案时,让欧盟,尤其是法国企业受益。换句话说,马克龙认为你们美国可以继续利用《降低通胀法案》歧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企业,只要你们对欧盟,尤其是法国人破例。这再次证明,虽然法美在贸易甚至国家利益层面有摩擦,但本质上还是一个集团。同时,这种思维和视野的局限也是以法国为首的欧盟无法与美国抗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