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电力铁塔放线的弧度?
(1)道路、电信线路、低压线路等线路下方或附近新建或改建的建筑物。
(2)由于检修工作,移动杆塔或改变杆塔尺寸,改变绝缘子串长度。
(3)杆塔歪斜,导线松动未调整,或长期运行后导线拉长。
(4)由于相邻两档负荷不均,导线在悬垂线夹内滑动。
由于以上原因,在运行中需要经常观察各种间距情况,以满足设计要求。
巡线时用“眼力”检查限定距离,同时注意可能改变限定距离的原因。如果怀疑某些限定距离不符合规定,必须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导线的耐张极限、转角极限和换位极限都是直接在断电线上测量的。一般不切断导线弧垂、导线交叉、导线交叉与各种建筑物的距离,而是用经纬仪测量与高压线的危险距离。
(一)弧垂判断和测量
判断弧垂是否符合要求,首先要记录测量时的温度和弧垂,并计算拉伸截面之间的规则间距。当不考虑架空线挂点高差的影响时,计算如下:
(4—3)
其中l 1 ~ ln——受拉截面间的每跨,m .
每个拉伸截面的值已经包含在生产线的设计中。当实测抗拉截面中无档距等于时,在任一档距z,导线的弧垂应为:
(4~4)
其中,f是指所需距离L内的导线垂度;
F0——相当于块距的弧垂(可从设计给出的弧垂安装曲线表中查到)。
例如,一条线路的一个伸缩段分为173、180m、230m三档,其常规档距为=200C。由于三相跨距不相等,任何跨距之间的弧垂都应根据公式(4-4)进行换算。设观测跨度的跨度为188。
f =(180/200)F0 = 0.81 F0 = 0.81 * 4.05 = 3.28m
若实测弧垂小于上述值,则导线张力过紧,应适当放松导线;如果大于上述数值,说明钢丝过松,应拧紧;如果测量的垂度和安装表中计算的垂度之差在5%以内,则没有必要调整。
(2)导线和地线弧垂测量的计算
(1)导线和地线弧垂的经纬仪测量换算公式:
F=b1 tgθ1—b2 tgθ2
式中:f——导线或地线的弧垂,m;
B1,B2-两个基底之间的水平距离,m;
θ1——用镜子测量导线或地线悬挂点的角度;
θ2-后视镜测量线或接地线的最低点的角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势平坦,相邻两塔高差较小的地方。
(2)经纬仪测量导线对地距离的计算公式:
H=e+btgθ (4—5)
式中:h——导体对地距离,m;
e——截塔尺的高度,m;
b——仪表塔之间的水平距离,m;
θ1-镜子测得的垂直角度。
(3)跨距测量可按公式(4-5)计算,计算结果可换算成400℃的距离,测量时应记录当时的温度。
(4)测量时,仪器支撑点一般应远离塔高约65438±0 . 2 . 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