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国内外燃气灶的发展

国外:历史上第一个研制燃气灶的人是法国人菲利普·鲁本(Philippe Ruben),他于9月21799日获得了一项燃气照明取暖两用装置的专利权。第二年,鲁本自费在巴黎的一家酒店安装了设备。当时鲁本研发的燃气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所以一开始并不流行,无法普及。尽管如此,他继续以极大的热情研究和改进这个装置。1804年,拿破仑加冕的那一天,鲁本在巴黎的一条街上被杀,燃气灶的发展中断。

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厨房烹饪的炉灶是由英国北安普敦瓦斯公司副经理詹姆斯·沙夫于1826年发明的。他在厨房里安装了自己发明的煤气炉,用来烧烤和做饭。这是一个立式的炉子,由一个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用来挂肉的钩子和下面的圆形燃烧器组成。没有放锅的壁炉。

最早购买燃气灶的是利明顿的一家巴士酒店。1834,公交酒店用燃气灶为100人做晚餐。食物不仅美味,而且没有煤气味。这是一个理想的炉子。1836年夏天,在英国北安普顿开了一家有35名工人的工厂,专门生产燃气灶。

1852年,将燃气燃烧装置和现在使用的炉灶结合在一起的炉灶开始销售。1915年,温控器控制的燃气灶开始出现。

1855年,德国化学家本生灯发明了一种气体燃烧装置,叫做“本生灯”,是燃烧氧气和可燃气体产生高温的装置。“本生灯”出现后不到一年,英国公司Houdington Anton Smith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气体燃料的家用取暖装置。后来燃气灶的逐渐普及和燃气的源源不断形成了今天的燃气灶。国内:(1)初期(1980之前):产品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燃气行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城市燃气普及率很低,只有10%,农村几乎没人用燃气。当时燃气灶处于初级阶段(1980之前),产品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以前每个燃气具都只有最简单的燃气灶,产品结构也很简单。灶台材料多为铸铁,表面电镀或喷涂,没有电点火装置,工艺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2)发展阶段(1980-1990):耐久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1980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兴起,国外各种燃气具进入中国,燃气具生产企业从10多家猛增至近百家。企业类型也从单一的燃气公司发展到国有、集体、民营等多种类型的企业,国外著名的燃气具生产企业也开始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燃气具的产品质量和外观,产品品种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在此期间,面板、燃烧系统和点火装置也得到了改进。面板采用冷板喷涂,燃烧器采用铸铁炉头,表面电镀或喷锌。点火装置采用压电电子点火,提高了点火率和燃气灶的耐用性和可靠性。(3)突破阶段(1990-2006):品种增加,款式齐全。1990之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的燃气和燃气具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引进国外先进的燃气具开发和制造技术,使中国燃气具行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家用燃气灶品种增加,样式新颖,安全措施加强,材质、功能、性能提高。在生产质量和可靠性、工艺水平、自动化和智能化、性能指标先进、节能环保、使用安全等方面也有所提升。炊具的材料基本上淘汰了铸铁。不锈钢面板、表面喷涂的不粘涂层材料和钢化玻璃面板在灶具中占据重要地位,陶瓷面板也是近年来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