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篇盐碱地土壤改良的研究生论文

中国盐碱地园林十题研究

2006-8-10 8:25

摘要:我国有5.2亿亩盐碱地,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100多个城市。北方大部分是微碱性土壤。盐碱地景观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盐碱地绿化开发协作组组织德州市园林办、德州市盐碱地绿化研究所、德州市农业学校、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实验站、北京林大、德州市科协发展中心、大庆采油五厂、德州市科协、胜利油田潘麟采油厂等9家单位,在德州、天津、东营、大庆、银川等全国各地选择3种基本类型的代表性盐碱地,开展了10个盐碱地园林绿化项目。三次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应用“十大课题”系列绿化技术和产品开发,先后完成了德州中心广场绿化等多项绿化工程。

关键词:盐碱地园林耐盐花木

耐盐草坪“十大课题”是我国园林领域的一个独特课题。所有研究结果的要点总结如下。

一是微域土壤改良绿化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隔离层、筛孔隔盐膜、耐碱种植袋等人工生态条件改良树洞、树池、花坛、绿地土壤,形成脱盐区,局部控制土壤返盐(重度盐碱地埋喷灌管或带肋塑料管排水洗盐);能有效提高树木花草的成活率。有机材料如炉灰、锯末、麦麸、麦秸和稻草可用作盐屏障的材料。据德州市财政局审批,德州市仅1989 ~ 1991年,仅节省种苗费一项,利用该技术间接经济效益156万元。该项目获得第二届国际发明专利技术展览会(广州)铜奖,其论文《盐碱地微域植树的盐分变化》在国际盐渍土研讨会上发表。

(该成果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

二、德州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模式

德州是我国著名的重盐碱地区,探索适合德州土壤环境的景观设计模式势在必行。该项目根据德州市的土壤和环境条件,筛选出居住区园林、街头游园、道路绿化、停车绿地、庭院绿化等几种主要类型园林绿地的最佳模式,突出植物造景,筛选出适合德州市的树、花、草植物品种。建设生态园林。所以土壤改良、栽培技术、植物选择、植物造景都是因地制宜的模式化。

(该成果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

3.耐盐花卉和地被植物的筛选

在德州市中度盐碱地带建立筛选苗圃。选择与引种相结合,从全国各地收集了106种园林植物,种植在筛选圃中进行观察试验。同时结合盆栽植物进行耐盐试验。经过三年的观察、比较和选择,国槐、白腊、垂柳、白蜡、臭椿、火炬树、刺槐、毛白杨、胡杨、苦楝、侧柏、桧柏、枣树、杏树、桑树、梨树、石榴、玫瑰、蔷薇、木槿、玫瑰。课题还研究了沙地柏、石榴、紫薇、黄秋葵、荷兰菊的耐盐性,调查了德州地区耐盐野生地被植物10种及其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编制了德州市耐盐园林植物名录。

(本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第四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海)二等奖1997。)

第四,地被菊的引种

地被菊是北京林业大学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通过远缘杂交达到了“野育种”的目的,菊花从花盆中解放出来。通过大规模的露地栽培,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群美。可用作花坛、块植、带植、切花、盆花等。具有抗逆性强、耐碱、耐寒、抗旱、花期长、耐粗放管理等优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的林大教授陈俊宇教授亲自来德州指导,在德州不同类型的盐碱地上进行栽培试验。经过三年的研究,从15个品种中筛选出适合德州地区的8个品种,主要有地莲、美爱黄、晚粉、夕阳红、紫莲,丰富了德州国庆时令花卉品种。从65438年到0995年,德州市街头有4万多盆花,其中80%是地被菊。。

(本项目通过市科委1993鉴定。)

动词 (verb的缩写)菊花栽培新技术和切花生产技术的开发

菊花是德州的市花,在全国菊花展上多次获奖。然而,传统的栽培技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园林绿化的需要。通过1992的研究,筛选出德州菊花专用营养土的最佳配方。同时总结了菊花栽培管理的配套措施,包括菊花叶面肥的配方。前期0.2%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硼酸,从而达到菊花短、花大、叶全、茎粗、色艳五大标准。德州名菊的主要品种有薛瑞、绿波、凤羽、郭襄爱情、墨菊等。适合华北盐碱地区水土栽培。

(1997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六、苏打盐碱地绿化技术

实验区位于大庆采油五厂。通过反复试验,筛选出水曲柳、元宝枫、月季、接骨木、杜仲等10种适合东北苏打盐碱地的园林植物。用改良肥料种植的元宝枫在中度苏打盐碱地上成活率高达93.4%,比对照提高42%。苏打盐碱土壤改良肥能有效降低土壤pH值。促进土壤脱盐的作用。应用化学改良技术,结合树种选择,总结出一套寒冷地区苏打盐碱地绿化的新经验。

(1994 10通过了大庆市组织的专家会议。)

园艺盐碱地改良肥料的研制

本品为有机无机复合专用肥,配方设计采用“钠离子吸附剂”、“化学改性剂”、“总改性剂”等16种原料制成。它含有8 ~ 10%的氮、磷、钾,pH值为5.5,利用酸碱中和、离子吸附、盐化学反应的原理,降低土壤含盐量和pH值,改良各种盐碱土壤,使养分供应效果明显,防止花木黄化病。适宜含盐量在0.4%以下的盐碱地,保护区的园林树木、花卉、草坪、盆花、鲜切花。新疆苗圃使用银川科协,每亩用量100kg,苗高和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49cm和0.49cm。将其应用于新疆杨造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了8.7%,新梢生长增加了3.7厘米。它被用于云杉和侧柏的幼林。年平均高生长比对照高2.9厘米和4.9厘米。以上三地土壤pH值为8.0,施用改良肥料四个月后,pH值分别为7.0、6.75、6.25。天津开发区翠庭村园艺盐碱地改良肥料种植雪松、玫瑰、草坪成活率达95%。

(1997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八、盐碱草坪的培育和耐碱草坪肥料的研究。

经过两年的试验,筛选出8个耐盐碱草坪品种,并对不同品种的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进行了多组分混播草种(东方明珠、雪碧、克坦)研究,增加了草坪对胁迫的适应性。根据草坪需肥规律和盐碱地特点,配制了一种既能改碱又能增肥、延长草坪绿期的专用肥。胜利油田潘麟采油厂在20,000 m2中度盐渍土地上种植马尼拉草坪,并以1.0kg/m2的比例进行推广。两个月后,成坪率比对照高80%,无返盐和枯黄现象。绿期延长16 ~ 20天。1996天津柳园苗圃建设的开发区净水厂绿化工程,土壤含盐量0.4%,土壤pH值8.5,施用“盐碱草坪专用肥”40吨,一次性播种黑麦草、高羊茅混合草坪4万多m2。在开发区绿化工程评比中获得第二名。在开发区相同立地条件下,对照区成坪率仅为70%。

九、盐碱地雪松栽培技术

雪松能否在盐碱地栽培,是世界园林界颇有争议的问题。经过十年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雪松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采取工程措施,用花坛抬高地面进行栽培。树高与花坛直径之比为2: 1 ~ 2,树坛高度为60 ~ 100厘米。在祭坛底部放一个盐障和一个沙质的“纳米离子吸附剂”。淋水层将控制碱向地面和渍水栅栏根部的回流。

(2)雪松专用培养土,配方如下:

园林盐碱地改良肥2%,蛭石5%,泥炭20%,素土40%,粗砂30%,矿砂4%。

(3)立秋后的水肥控制,充实植物组织,初冬浇一次抗旱水是关键技术,可有效防止低温生理干旱的发生。

(4)使用水质改良剂改良碱性水。

X.德州市中心广场绿化新技术应用研究

德州市中心广场占地4.8公顷,位于新湖东岸。60年代是盐碱地。采取了综合改良措施,包括使用新的耐盐花木、微域改良碱、园艺盐碱地改良肥料和应用新的设计艺术,取得了成功。

园林设计理念采用大线条、大笔触、大色块、大效果的抽象设计,突出色彩丰富的观叶植物和花卉进行造景。植物5万多株,绿化面积达到34.2%。整体植物配置以草坪为主,点缀少量雪松、棕榈等特色树种,模拟自然山体景观,地形略有起伏。整个广场点缀着20多种低矮的花卉和灌木,以保持整个公园广阔的空间视野,形成三季花开、多花齐放、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观。

植物造景图案突出“红、黄、绿”,新颖独特,注重大尺度的色彩对比。以简单流畅的曲线为主。红色的紫叶小檗、黄色的金叶女贞、浅绿色的柏木球、瓜子黄杨形成各种“红、黄、绿”的图案,形成抽象的图形美和色彩美。广场四周的花池中,几十组抽象的“喷射”画面,以低矮的柏树球构成,寓意德州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一簇簇曼海姆盛产的玫瑰、火红的花朵、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

(德州中心广场1998获省级城市设计精品工程金奖。)

结论:

综合土壤改良措施,科学选择花木草坪品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度盐碱地可利用园艺盐碱地改良肥料。中度盐碱地用微域土和园艺盐碱地改良肥(外来土)改良;重度盐碱地设置管道排水和园艺盐碱地改良肥(外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