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了解江苏理工学院?介绍我。

江苏工业大学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设立,主要由江苏省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弘扬“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校风,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是江苏省1978为石油化工事业发展而创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建校时命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江苏化工学院,坐落于常州。65438-0984我校由江苏省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合作办学。1992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国家部属高校管理体制调整,我校成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设立,以江苏省为主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200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

学校有武进和白云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96,5438+0亩(不含怀德学院占地面积,下同),教学行政用房1,927,25.36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59,890元,图书馆纸质文献1,003,200

为了适应我国石化行业的需要,建校之初就开设了基础有机合成、化工机械等本科专业。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化工、机械、材料等学科逐渐发展成为我校的优势学科。在此基础上,学校学科专业数量不断扩大,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作为导向、理工科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学校设有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环境与安全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信息科学系、工商管理系、法政系、外语系、体育部等10个教学部,以及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3个二级教学管理单位和独立的怀德学院,设有42个本科专业。学校坚持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目前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7。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学生***11756,其中研究生233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04年以来,先后与英国亨利-瓦特大学、加拿大圣民用大学、爱尔兰梅纳斯国立大学、德国维尔茨堡-施魏因福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项目,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拥有化学工艺、材料科学、化工过程机械和油气储运工程4个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和化工过程机械2个部级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化学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精细石油化工和油气储运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基础课有化学化工实验中心、机械技术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石油储运、化工主体工艺设计等6个国家级、省级设计资质,应用化学1个省级品牌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2个省级特色专业。在最近两届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中获得1一等奖,8二等奖。自2003年以来,我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子项目、“973”子项目和25项省级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100多项。我校还承担了德国、意大利、中国、孟加拉大学联合申报的“膜技术水处理研究”欧盟合作项目。“十五”期间,科研经费年均增长41.9%。2005年科研经费达2550多万元,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在全省高校中处于较高水平。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常州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前100名。2003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在全省115高校中排名14-17。SCI、EI、ISTP都是国内排名前150-200的大学。2006年7月,在高校科技创新大会上,我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建校伊始,我们的教师大多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在这些老师的带领和影响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们积极加强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越来越多。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37人。专任教师中,80人具有专任高级职称,20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有博士学位教师98人,硕士学位教师400人。教师中有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中国石化直属高校学科带头人,17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学科带头人,7人入选江苏省“蓝色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学校以“大工程”理念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践能力、综合知识、系统思维、合作素质和创新精神,学生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实践水平较高。2005年,我校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赛区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学校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学校是江苏省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中共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三次联合表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社会实践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在28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大力弘扬“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校风,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成立以来,已有18000多名毕业生在石化行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工作,大量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中石化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戴,中国兵器装备总公司副总经理,福建炼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吕东,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芮新生,高、陈群等,是我们毕业生的杰出代表。扬子石化是中石化下属的超大型国有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校已有近600名毕业生在该企业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其中30多人成为中高层管理人员,3人成为公司级领导。中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七位领导中有四位毕业于我校;在燕山石化、仪征化纤、金陵石化、齐鲁石化、九江石化、安庆石化等一大批石化企业中,我们的毕业生大多成为企业管理和技术开发的骨干。我校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校的建立,常州的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支柱产业。常州有1700多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有我校毕业生担任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2005年常州化工企业10强中,我校有5名毕业生担任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常州是全国三大塑料加工基地之一,我校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大量毕业生在这些企业中担任技术和管理骨干。2006年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中有两位毕业于我校。我校毕业生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