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为什么叫东方明珠?急!!!~

东方明珠的名字与东方明珠集团有关(现在的东方明珠手机电视也是如此);

外白渡桥的历史变迁

举世闻名的外白渡桥位于苏州河下游河口,黄浦江畔,是老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现在,有多少人知道它风雨飘摇的历史?

今天的外白渡桥其实已经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名为“井桥”,为木桥。由“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桥梁建筑公司)出资20人(多为吉祥银行经理或鸦片商)建成,其中包括曾供职于怡和集团的英国威尔斯和宝顺集团的任伟、霍梅。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为活动甲板,船经过时应吊起。

纯粹以营利为目的建桥的威尔斯等人,曾声称上海道太特授予其专利,行人要交“过桥税”,只向华人收税,桥外一切车辆和仆从均免。随后,上海市民愤怒抗议,广东人詹若愚在今天的山西路口设置了一个驿都,免费接送两岸路过的华人,以示不屈。因为公民不再交钱,所以叫“白渡”。迫于众怒,租界工商所于1876在威尔斯桥附近修建了一座木浮桥,过桥免费。因为毗邻外滩公园,当年英国人管它叫“花园桥”,桥头还刻了一座青铜纪念碑(1949后青铜纪念碑被毁),老百姓则管它叫“外渡口桥”。。从此,这里过桥不收费。威尔斯桥在被工业部收购后被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随后的几十年,人们口误,发音为“外白渡桥”,于是有了约定俗成的遵循。后来历史走到今天,其中的“包容”已经不仅仅是一座桥的名字。

光绪年间,木桥经过数次修缮,已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决定另建一座钢桥代替。光绪三十二年,第一桩打下,次年完成。桥梁上部结构为简支铆接钢桁架,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桥台,桩基和混凝土空心薄板墩。两孔跨度组合为52.12m,梁底标高为5.75m,桥面铺设有轨电车轨道。这是第三代外白渡桥。

这座桥的建设和设计单位是英国的Howarth Erskine有限公司。新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投入使用,比法国埃菲尔铁塔晚十一年。这座桥宽60英尺(包括36英尺的车道和24英尺的人行道),长65,438+0,765,438+0英尺,是当时采用最新技术的钢结构(钢骨架由英国克兰福德桥梁公司制造)。

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就和科技的发展,18世纪在英国兴起了铁架桥,19世纪在美国兴起了钢架桥。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桥。它是当时上海租界工部修建的。所有钢材均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完成全桥的设计和结构。当时类似的钢结构桥梁,除了上海以外,还有横跨天津海河的万国桥(现解放桥),建于1902,比外白渡桥的建成时间早了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修建,所以也被称为“法国桥”。

金茂大厦的名字和金茂集团的名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