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的野心,藏不住吗?

2020年2月6日,斯巴鲁官方发布了一则此前确认的企业变动消息:丰田对斯巴鲁的持股从16.8%增至20%,代价为800亿日元。

可能大部分人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丰田大概是想拿斯巴鲁开刀吧?其实这种理解不能说是错的。

因为从两家公司的规模来看,丰田确实是世界巨头,而斯巴鲁是小而美的车企。而且根据公布的信息,丰田在拥有这20%的股份后,已经能够将斯巴鲁的损益数据纳入其财务报表。

其实背后有几个动力。首先,在这次变动中,斯巴鲁和丰田相互持股。丰田增持斯巴鲁股份时,斯巴鲁也以同样的价格持有丰田股份。但由于体量的差异,斯巴鲁获得的丰田股份不到65,438+0%。

虽然获得的股份比例不多,但对于斯巴鲁来说,这个结果意味着更多。

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斯巴鲁总裁朋美·中村表示,丰田作为大股东已经超过十年,在斯巴鲁事务上有很大的发言权。在此之前确实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两家公司之间也有一些差距。但斯巴鲁也认为相互预约的做法不符合未来的发展形势。为了给员工更多的信心,斯巴鲁决定寻求一个“符号”,也为了更好地优化合作关系,于是就有了相互持股这一步。而且达到这一步后,丰田也不会派高层人员进入斯巴鲁。

丰田在2005年从通用汽车手中接管了斯巴鲁8.7%的股份,之后在2008年增加到65,438+06.5%。然而这都是因为丰田单方面持有斯巴鲁的股份。在过去的两年里,丰田还与其他几家日本汽车公司进行了合作。首先,它在2017年持有马自达的股份。丰田持有马自达约5%的股份,马自达购买了约0.25%的股份。2065438+2009年8月,与铃木达成相互持股协议。丰田持有铃木近5%的股份,铃木购买了约0.2%的股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丰田有着多年深入合作的斯巴鲁走到这一步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斯巴鲁也有信心。他们有极好的技术储备。斯巴鲁总裁朋美·中村举了一个例子。斯巴鲁在四驱技术层面完善了丰田产品。肯定不止一个例子。比如,众所周知,斯巴鲁R&D团队为丰田86车型的重生立下了汗马功劳,丰田也肯定了86车型的下一代仍由斯巴鲁和丰田团队共同开发。

当然,丰田对斯巴鲁也有技术上的帮助,比如斯巴鲁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应用到丰田混动技术上。在去年发布的电动化新战略中,丰田宣布将与斯巴鲁共同开发中大型SUV的全新电动汽车平台。看了一下公开的采访,斯巴鲁高管深信,通过与丰田从研发层面的合作,可以打造出斯巴鲁味道更浓的新车。

近几年,丰田收购其他日系车企股份的动作,屡屡引起人们的遐想。丰田的野心是收购超级车企吗?

如果了解日本企业的背景,会发现交叉持股是普遍现象,很多大企业背后都有几个财团,构成了日本经济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是日本的传统。到目前为止,丰田的做法并没有出格。

然而,丰田章男接手后,丰田的进取精神也很明显。尤其是面对所谓的CASE新时代,丰田提出了转型移动出行服务的目标。在走向未来战略的路上,我们可以看到丰田的战术已经转向了开放。

针对电动化的方向,丰田和松下合资成立了电池企业,重点更多放在全固态电池技术上。在已经建立了自身优势的混合动力领域,丰田宣布将在2030年前免费开放23470项技术专利,希望与更多车企共赢。

在* * *出行和自动驾驶方面,丰田选择了与软银直接合作。软银在* * *出行和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包括优步、滴滴和通用自动驾驶公司Cruise。

在整车领域,除了与日系车企的深度联盟,丰田还与宝马、福特、通用等车企进行战略层面的合作,采取多种灵活开放的方式。

在以前,很难想象曾经保守的丰田现在会这样。但是,我不认为丰田会放弃那些帮助丰田发展壮大的内涵,比如TPS模式,可以帮助他们优化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相对封闭的供应商体系也是丰田的制胜武器之一,但丰田也意识到,这种传统体系如何与开放战略兼容,甚至共同成长,也是丰田未来的挑战之一。

可以说是野心,也可以说是应对时代变迁之举。无论如何,丰田这艘巨轮已经显示出了清晰的战略举措,提前掌舵。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