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的论文和著作

1,赵军,杨奎,邵,彭启元。适合复杂赛道的驾驶员“期望轨迹-期望速度”协同决策模型[J].中国科学E技术科学,2014,44(6): 619-630。国内工程技术学。

EI收录的期刊论文

2、邵、、杨逵、。基于人-车-路协同仿真的大型车辆山区复杂道路行驶适应性分析[J].中国公路与运输杂志。

3、、刘宝健、张洪亮、杨宏志、陈、、季、于建林、郝培文、、谭志明、崔新壮、曹文贵、张、、傅鹤林、程建川、蒋英俊、韩森.中国道路工程学术研究综述. 20001.666666666673

4、、彭启元、邵。轨迹-速度协同控制的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方法[J].中国公路与运输杂志,2013,26(4): 43-56。

5徐进、罗清、毛家川、赵军、吴国雄。考虑曲线几何特征和交通量影响的车速预测模型[J].中国公路与运输杂志,2012,25(5): 47-57。

、罗清、彭启元、邵、陈永喜。环形交叉口设置对曲线速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公路与运输杂志,2011,24 (1): 25-33。

7、彭启元、邵。有水直线道路车辆事故机理分析[J].中国公路与运输杂志,2009,22 (1): 97-113。

、彭启元、邵。路线和路面条件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仿真系统[J].中国公路与运输,2007,20(6): 36-42。

9、赵军、邵、陈永喜。基于“人-车-路”协调的复杂道路/赛道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4(5):1311-66。

10徐进,杨奎,彭启元,罗清。公路客车横向加速度的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49(3): 536-545。包括EI。

11,彭启元,,邵。单曲曲线几何参数对乘用车转向行为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48(4): 678-687。

12,彭启元,邵。一种新的行驶速度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45(2): 238-248。

13,邵,彭启元。避让行为导致车辆在水平弯道驶离道路的机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43(02):177-181。

14彭启元,,,邵。公路平曲线参数对车辆轨迹和速度的影响规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 45-50。

15,彭启元,邵,。山区低等级低指标公路路线质量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2): 245-251。

16,邵,彭启元,蒋超哲。公路线形的荷载分析与设计控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 867-872。

17,邵。风压中心位置对汽车侧风稳定性影响的虚拟试验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5):1877-1881。

18彭启元,,,邵,,邓。两种材料交替对隧道洞口交通的影响及交替位置的优化[J].吉林大学学报(工科版),2009,39 (6): 1497-1503。

19陆,闫海峰,。基于TCPN的铁路客运站运营组合仿真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48(4): 694-701。

20邵,毛家川,刘胜川,。驾驶员在山区道路上的速度控制行为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11 (1): 79-88。

21赵军,彭启元,文超,徐进。技术站广义动态流量分配的遗传算法[J].铁道学报,2010,32(3): 9-15。

22赵军、彭启元、文超、徐进。技术站广义动态分配问题的局部邻域搜索算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45(3): 486-494。

23邵,胡岩,于志刚,。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动态仿真识别系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43(2): 30-33。

会议论文

24邵、、*、李、等。复杂形状山路上驾驶员速度选择行为建模[c].运输研究委员会,TRB第93届年会,华盛顿州DC,2014。(*通讯员)

25、彭启尧、邵。改变减速带横截面尺寸对路面和车辆冲击的影响[C]//作为ICTE会议录,2007。

26彭启元、、王春平和。基于ay和ay变化率的公路线形质量使用舒适度分析[C]//以ICTE 2009年为例。成都。

27杨成连,,袁,。考虑汽车先进技术的产能分析与预测[C]//以2007年ICTE为例。

28王玉辉、徐进、彭启元。考虑单车容量的运输-库存协调优化[C]//ICLEM'2010,成都。

29邵、、彭秋林。径向基函数在复杂巷道三维重建中的算法改进[C]// ICIC 2010。

中文核心期刊和CSCD期刊论文

30、、邹、。减速坎几何参数对车辆与道路碰撞的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报,2014,24(1):119-124。

31,,,田。基于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山区公路改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报,2013,23 (4): 133-139。

32、、邵、、彭启元。用速度连续性和平衡性评价道路安全和确定危险位置[J].中国安全科学报,2007,17(2):155-161。

徐进33号。道路几何线形质量评价的仿真模型及动态指标[J].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114-119。

34、邵、、彭启元、陈永喜。考虑轮胎侧弯变形滞后的S形平曲线设计与控制[J].武汉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40(4): 89-93。

35,邵。驾驶员驾驶行为对制动安全性影响的定量分析[J].人体工程学,2007,13(4): 29-32。

36.徐进。生成三维连续路面的算法及关键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 (17): 209-212。

邵,人。弹簧刚度和车速对微型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2): 217-219。

38周军,甘守武,徐进。道路通行能力模型及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29(2): 272-275。

39周军,张卓,徐进。ADAMS在汽车制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6): 55-57。

40刘、、唐伯明、。任池高速公路安全性分析及限速方案研究[J].中外公路,2014,34(3): 326-329。

科技核心等期刊论文

41,邵,彭启元,陈永喜。公共汽车和小型客车在各种类型公路上的连续行驶速度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8(4): 45-58。

42刘胜川、毛家川、何小文、徐进。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车型、轴重及运载形式的调查研究[J].公路与汽车运输,2012,(4): 108-11。

邵,谭丹萍,舒海波,。公路平曲线超高/反超高对车辆操纵的影响[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26(1): 79-84。

44彭启元、徐进、陈永喜。复杂道路形状三维重建的径向基函数算法改进[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3(10): 756-760。

45张海涛,谢瞻,徐进。横向力干扰下轮胎刚度变化对制动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2010(三):17-19。

46、、邵、。载荷因素对汽车制动安全性影响的虚拟实验研究[J].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2007(2): 62-64。

47潘贻伟、、邵。某微型车转向性能的虚拟试验研究[J].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06,35(5):101-104。

48、周军、丁。车轮附加角成因的虚拟实验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6(1): 73-77。

49、邵、、胡岩。基于多体理论的汽车制动性能虚拟实验的实现与评价[J].汽车技术,2006(1): 24-28。

李宏伟徐进50号。工程建设法中施工机械管理的现状分析[J].建筑机械化,2005(3): 54-56。

51,万垂红,邵,胡岩。载荷传递对前轮定位和附加转向角影响的虚拟实验研究[J].上汽集团,2005(8): 31-34。

52,万垂红,邵,周军.悬架转向系统结构参数对前轮定位和附加角影响的仿真分析[J].萨博,2005(6) 20-25,47。

53、邵、、胡岩。基于多体理论的汽车悬架及转向系统控制研究[C]//。中国交通研究与探索,2005年第2卷。

54,邵。基于多体理论的道路安全评价与预测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5(6): 63-66。

徐进肖盛燮李宏伟55号。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汽车平顺性评价中的应用[J].华东公路,2005(2): 70-72。

56胡岩、邵、、舒海波。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仿真识别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3): 66-68。

57周军、杜、、张林。虚拟样机技术在汽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5(6): 71-73。

出版专著

罗清徐进58号。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的新理论与实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1。

发明专利

59陆、、彭启元。基于图像识别的铁路站网拓扑模型建模方法。专利号201310187382.9。

60、陆、杨逵。基于影响因子修正的汽车弯道行驶速度预测方法。专利号为201310180920.1。

61,邵,杨奎,,毛家川。基于前视路段选择的复杂道路车辆轨迹预测方法。专利号:201310632659.4;

62、邵、、杨逵、、陆。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山区复杂道路车辆行驶速度预测方法。专利号:201310632643.3。

软件版权

63.徐进。复杂公路(道路)三维模型解析计算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国,注册号:2014SR016015,2065438+2004年2月;

64.徐进。山区复杂道路三维直线车辆运行速度计算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国,注册号:2014SR015074,2014年2月。

陆,严海峰,杨逵,,邓念。铁路车站布局建模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国,注册号2014SR062373,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