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经济

到2015,马鞍山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新材料基地、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1个。[1]

2015年,马鞍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76亿元,财政收入2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亿元。

2015年,全市人均指标位于全省前列,人均GDP 96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51000元和16400元。税收收入质量有所提高,占财政收入的83.1%;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13%;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26万套,新增5项社保参保6.7万人。

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金鹰百货、易居等。纷纷建成开业,规模以上企业带动力增强。规模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1亿元,增长12.7%,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个百分点。

2015年,财政收入210亿元,比上年增长3.6%;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3.1%。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比上年增长9.6%。新增企业数量强劲。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首次突破1000家,达到1.053。今年新增企业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9个百分点。中小企业的支撑作用增强。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增长6%,高于全部工业增速7.7个百分点。企业规模继续扩大,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397家,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38%。

工业主导,二产占比达到6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9家,上市企业9家,股票10,现已形成钢铁、机械、汽车、电力、化工、建材、食品、铸造等一批产业集群。重工业是该市固有的特点,占工业的91%,加工设备齐全,工业配套能力强。马钢股份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星马专用汽车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居中国第一。泰尔重工、方圆回转支承、科达机电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15年,我市经开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基地列入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建成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4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2015,全社会R & amp;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家,高新技术产品262个。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网络零售企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近1倍。

成为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年专利申请量6231件,比上年增长17.438+0%。承担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74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6个。引进了2个新的院士工作站和6个新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高新技术产业2014年产值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213家,高新技术产品1049个。民营科技企业439家,技工贸总收入6543.8+0.2亿元。

目前拥有安徽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6所,中钢集团马鞍山矿业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3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钢铁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研究中心10个,国家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个,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全市科技人才总量1.74万人,专业技术人员820人,每万人授权发明专利1.6件,位居全国同规模城市前列。是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创业型城市试点城市。此外,它还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马鞍山市土地总面积约1.6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8200公顷,林地24900公顷,交通用地1.403.73公顷,水域76400公顷,未利用地1.960.8公顷。

城市生活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3平方米;城区综合供水能力39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20.5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1.4%;全市不同规模变电站100余座(其中500千伏1座,220千伏9座,110千伏49座);目前天然气供应量为1.1亿立方米/年,预计到2015年天然气合同供应量将达到5.2亿立方米/年。马鞍山市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0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中国十大机场之一,中国五大国际货运机场,华东地区重要干线机场,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浦东的第二大国际机场。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马鞍山城市候机楼位于东方明珠1956当代文化商业街2号楼。是南京禄口机场周边16城市航站楼中单体运营面积最大、服务功能最完善的航站楼。

铁路干线、普速铁路、马鞍山站、童宁铁路

高铁马鞍山东站宁安高铁、马超城际铁路(规划中)、马洋城际铁路(规划中)、马鞍山北滨江铁路(规划中)含山西站商合杭高铁(建设中)当涂东站宁安高铁马鞍山东站为宁安高铁上的二等站,隶属上海铁路局管辖,距南京南站(特殊站、国家重要换乘站)约30公里,乘坐动车65438。

马鞍山高速公路网包括205国道(山海关-深圳)、G4211宁武高速、S24长合高速、S22马楚高速、北姜妍高速(在建),到南京只需半小时车程。

马鞍山汽车站位于红旗北路,向南步行十分钟可达马鞍山老火车站。

马鞍山新汽车站是马鞍山综合客运中心的枢纽站,与马鞍山东站相邻,马鞍山东站是2016马鞍山市重点交通工程。马鞍山长江大桥,全长37km,于2003年2月365438+31日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第一座三塔悬索桥,也是长合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届时,马鞍山市与江北所辖各县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与合芜蚌经济圈的互动也将加强,将方便当涂江心洲的出行和交通。

马鞍山太平桥(规划中)

马鞍山慈湖铁路桥(规划中)

九华路穿越工程(规划中)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口岸,中国大陆首批对台直航港口之一,中国重要的钢材流通基地,距长江口仅320公里,通航条件良好。

正浦新港,又称马鞍山正浦深水港,位于马鞍山市和县境内。郑浦深水港是长江航道上直接内陆的深水港,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毗邻马鞍山、芜湖、合肥,位于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

为促进马鞍山乃至安徽与长三角的无缝对接,以港口经济带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其建设成为安徽的“北仑港”和安徽江海联运的枢纽,成为皖江城市带崛起的新增长极。郑浦港新区将以港兴市,港城互动,加快中部地区通江达海、生态临港产业新城建设。港口规划拥有65438+10万吨及以上泊位26个,5000吨级泊位11个,3000吨级泊位14个,1万吨级泊位9个,年吞吐量65438+1亿吨。

与南京地铁的对接规划;

南京地铁8号线(可选建设)从统景站继续向南延伸至马鞍山,称为马宁城际S2线,贯穿南京地铁8号线,使马鞍山融入南京轨道交通网络。

南京地铁S3线(在建),又称宁河城际,是一条越江线路,终点站位于南京市浦口区乔林新城湟里。远期建设将延伸至马鞍山市和县。

根据7月12日发布的《马鞍山地铁线网规划》,马鞍山将建设6条轨道交通线路,其中包括3条城市骨架线。马鞍山地铁规划线站点名称:地铁1慈湖、马鞍山站、城市CBD、银黄、固戍、太白地铁2号线秀山新区、马鞍山东站、城市CBD、滨江新区地铁3号线马鞍山、城市CBD、大学城、象山镇地铁4号线华山工业园、秀山新区、大学城、王波地铁5号线当涂经济开发区、太白、年斗地铁6号线乌江镇、和县、郑浦港新区、 乔林新城2014 10 6月18成立马鞍山市工* *运集团有限公司,股东为马鞍山江东控股集团马骏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市政公用事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60%。 公司的主管部门是市交通局。

公司拥有运营车辆569辆,运营线路49条,总长543.52公里,从业人员超过1.400人。

规划编制宁安城市铁路公交线路布局初步调整方案,正式出台《马鞍山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全力推进三条公交通过评估建设。首先是智能公交。加强智能公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智能调度监控系统危险驾驶行为查处平台,实现智能调度系统全覆盖的战略目标;苹果IOS客户端4月上线,全面实现手机平台查询功能。制定电子站牌建设方案,将运营计划实施纳入智能调度管理,实现在线监控、科学调度、合理调度和应急指挥。二是服务公交。提前完成“公交服务升级”线路开通和调整任务;做好新购车辆的前期准备工作,为车辆新购车型和技术结构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推进公交场站建设,调整宁安火车站站前广场周边新建公交亭10,与站前广场周边道路建设、站台区域建设同步进行。三是品牌巴士。深化星级品牌建设,以“微笑服务”为载体,抓好星级司机、星级汽车、星级线路“三星* * *”服务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