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内部零件的专利材料
零跑起步CTC电池技术将免费提供。根据官方信息,零跑C01确实是首款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车型。零跑起步CTC电池技术将免费提供。
零跑起步CTC电池技术,将免费开* * *享1。目前,越来越多的车企瞄准了动力电池CTC(cell-to-chassis)技术。
4月25日,零跑汽车正式发布CTC技术。通过将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辆底盘中,省略了之前动力电池中的模块,进一步简化了电池组的内部结构。
在此之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20年9月的特斯拉电池日发布了一款结构电池CTC电池体一体化技术;2021年7月,在沃尔沃和大众集团举办的战略发展大会上,两家传统车企巨头不约而同地提到了CTC,越来越多的车企将CTC作为未来技术路线的重点方向。
去年年底,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透露,计划在2025年左右推出第四代高度集成的CTC电池系统。图为记者李硕拍摄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CTP技术。
面向电动汽车企业的CTC技术
公开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是“电池-模块-整机包”的三级包结构,动力电池由电池管理系统分级管理。但是动力电池不可避免的会占用太多空间,浪费空间。
为了让有限的汽车空间在不增加整体重量的情况下承载更多的电池,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和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制造商以及特斯拉和Zero Run等公司都在寻找新的解决方案——CTC技术。
零跑科技电池产品线总经理宋忆宁解释说:“CTC技术,即cell-to-chassis,是指将电池、底盘和下体整合在一起,简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的尖端技术。”简单来说,CTC技术跳过了模块和电池组机制,直接将电池集成到汽车底盘中,以底盘的上下两块板作为电池外壳和盖板,使电池直接成为底盘结构的一部分。
2020年特斯拉电池日,马斯克用机翼的形象解释了CTC技术:“本来飞机会把油箱放在机翼里,但为了更大程度地利用空间,它把油箱拿掉了,直接用机翼储存燃油,这样可以装更多的燃油。”
零跑汽车表示,CTC技术可以在不改变车身结构的情况下,增加电池布局空间。以即将推出的零跑C01为例,可以增加14.5%的布局空间。在轴距相同的情况下,车辆可以配备更多的电池,获得更长的续航时间。
其次,由于简化的电池结构以及电池与车辆底盘的一体化,车身的垂直空间可增加10mm。在续航方面,更高的电池空间利用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续航。另一方面,由于电池结构的减少,可以在驾驶舱和电池之间增加一层绝缘层,在冬天可以更好的对电池进行绝缘。因此,搭载CTC技术后,车辆综合续航能力可提升10%。
天风证券认为,CTC技术是未来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电动汽车对便捷性和轻量化需求的不断增加,CTC将逐渐成为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要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CTC技术发布时,零跑汽车董事长朱宣布,零跑汽车将向全行业开放CTC技术,希望有更多的玩家参与进来,共同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CTC并不适合所有车企。
目前,随着车身设计、智能驾驶舱、辅助驾驶等技术的逐渐成熟,电动底盘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电池系统与驱动系统的一体化、底盘系统的滑板化成为电动乘用车新的竞争热点。其中,CTC的高度集成电池技术是新一轮电气化底盘的核心技术之一。
2021年底,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透露,计划在2025年左右推出第四代高集成度CTC电池系统,预计在2028年左右升级为第五代智能CTC电动底盘系统。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表示,CTC技术不仅将重新排列电池,还将纳入三大电力系统,并通过智能电力域控制器优化电力分配和降低能耗,目标是在2030年前完成技术开发。
此外,海外车企热衷的滑板底盘,也可以在相对较薄的底盘上集成整车所需的电池和电驱动系统。据了解,在滑板底盘技术下,底盘上方的车身可以随意更换,底盘的性能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定制需求(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进行调整,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对于车企来说,需要在可以实现电动底盘一体化和车电分离的CTC技术之间做出选择。CTC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底盘通过性,改善驾驶体验,但也面临着维护成本高、电池回收难的缺点。特斯拉的专利显示,采用CTC方案后,电池组作为结构件,对刚性和热失控管理的要求更高。
以蔚来为代表的车电分离方案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新能源汽车价格的下降。目前,电池的成本约占电动汽车成本的25%至40%。电动车与电动车分离,可以使电动车的购买成本低于同级别燃油车,解决购车贵的问题。这也更有利于促进主机厂的销售规模,进一步降低成本。
有分析认为,不具备强大品牌技术能力形成爆款的主机厂选择CTC风险极大。市场已经验证电池容量密度在不断提高,不同车型使用一个标准电池组的高效率模式是主机厂的必然选择。
对此,当代Ampere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回应投资者关于CTC技术的研究是否意味着电池更换模式不被看好,是否会导致维修费用大幅增加的问题时表示,目前正在多方向探索新能源汽车,每种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公司看好电池更换和CTC的未来方向。
零跑推出CTC电池技术,将免费开放* * *享受特斯拉、比亚迪未量产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零跑在前面?
答案是肯定的。预计5月登场,6月开始预售,8月推出Zero Run C01,宣布率先使用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率先实现CTC技术量产。
CTC技术(cell -to -chassis)是指将电池、底盘和下车身一体化,车身结构作为电池组的外部结构,取消原有模块和电池组外壳的方案。优点是底盘结构增强,电池外壳加固,内部空间优化。采用CTC技术后,整车垂直空间和电池布局空间分别增加了10mm和14.5%,使车内空间布局更加灵活实用。
CTC技术提高续航表现。零跑CTC技术气密性更好,电池绝缘性能提高。同时基于AI BMS大数据电池管理系统,能耗管理更经济,续航里程提升10%。一方面可以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200km。另外,零跑C01续航可达717km。
CTC技术增强车身刚性。零跑CTC技术,扭转刚度提升25%,轻量化系数达到2.4,提升20%。车身的扭转刚度越高,抵抗* * *振动的能力就越强,也就意味着整车可以有更好的驾驶和操控性能以及更好的底盘响应效率,这也可以对NVH性能有所帮助。
据悉,比亚迪即将推出的seals也将采用CTC电池底盘集成技术,但比亚迪官方并未正式宣布,特斯拉在欧洲的工厂也在准备量产搭载CTC电池底盘集成技术的Model Y,但尚未实现量产。从官方信息来看,零跑C01确实是首款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车型。
零跑C01车身长度5米,定位于中大型纯电动车。它将具有717km的综合工作寿命和“3秒”零加速能力。采用无边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以及配备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是一大亮点。
零跑之前卖的车型主要是性价比高。预计零跑C01的价格会相当有优势。你觉得零跑C01上市后会成为爆款吗?
零跑起步CTC电池技术将免费开放* * *享3在销量已经进入爆发阶段之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革命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技术革命的核心集中在推动更高效的电气化和更高级别的智能联网。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自然成为最受关注的“角色”。无论是电池厂商还是汽车厂商,现在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千方百计以更低的成本制造出更安全、更耗能的动力电池。
除了在动力电池的原材料和材料状态(主要指电池的电解液)上做文章,其结构和智能化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2020年9月,在特斯拉举办的电池日(Battery Day)上,马斯克曾表示,未来特斯拉车型将采用CTC(电池底盘集成)技术,通过集成压铸技术,可节省370个零件,将使车身重量减轻65,438+00%,每千瓦时电池成本降低7%。
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博世等汽车巨头也表示正在加大CTC技术研发的速度。
但业界没想到的是,这样一项无法逾越的技术,已经被国内一股新生力量量产了。近日,在零跑CTC技术大会上,零跑宣布在国内率先实现CTC电池量产。该电池将首先安装在零跑C01的第四款车型上,并同步量产。
那么,什么是CTC技术呢?为什么很多行业领袖都在争相开发CTC技术?零跑汽车为什么会成为一家把技术落地的车企?
CTC技术的兴起
谁将主导未来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诞生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7日产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款使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Prairie Joy EV,每次充电后的行驶里程超过200公里。
或许草原Joy EV让大家看到了电动车崛起的希望。进入21世纪后,材料界的国际知名公司LG化学和当时还不太知名的国内车企比亚迪开始研发车用动力电池。
2009年,日本商业巨头松下成功收购三洋电机后,在全球电池行业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特斯拉多年来唯一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2010后,随着我国开始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受到高度重视。比亚迪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电池企业在国家的支持下,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在巨大的国内市场支持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迅速成长为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的全球领先企业。
到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全球装机容量将达到23.54Gwh,比亚迪全球装机容量为11.6Gwh,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2021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全球装机容量增至96.7Gwh,比亚迪全球装机容量增至26.3Gwh,分别位列第一和第四。
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电池厂商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但电池材料科学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所以厂商们都把希望寄托在如何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提高性能上,比如改进电池结构,通过控制软件提高效率。
2019年,代表2.0时代的动力电池:CTP电池开始出现。与之前的动力电池相比,CTP电池去掉了模块,提高了电池组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综合性能。如今,CTP已经成为全球主流的动力电池技术。现阶段,中国电池企业凭借之前积累的优势,走在了行业前列。
仅仅一年后的2020年,特斯拉宣布未来的特斯拉车型将采用CTC(电池底盘集成)技术。其他电池厂和车企也开始研究CTC技术。
CTC (cell -to-chassis)是一种全新的动力电池技术,将原本包裹在电池组和模块中的电池直接装入汽车底盘,可以视为3.0版本的动力电池。
掌握第三代电池技术也成为全球车企和电池企业的必争之地。
除了电池技术,CTC技术与整车尤其是底盘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在第三代动力电池之后,只拥有电池技术的中国动力电池巨头,由于不具备整车设计制造能力,在电池和底盘一体化设计制造方面将会遇到巨大挑战。
同时,如果中国车企没有把研发动力电池的接力棒接过来交给CTC技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乃至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近年来建立的技术和市场份额优势,可能会被拥有强大电池和整车技术的国外品牌颠覆,比如特斯拉。
中国汽车工业想借助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车国外汽车品牌的宏伟目标。在马斯克“特斯拉年销量2000万辆”的豪言壮语下,也有一丝担忧。
让很多业内人士惊讶的是,它是一个一直在低调做研发的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零跑汽车。我们说“意外”,是因为在中国的汽车行业,有四大背景深厚的传统汽车企业,其次是“魏小利”三大强大的新生力量,就连目前炙手可热的国产电动车一哥比亚迪也还没有实现CTC技术的量产。
在4月25日的零跑智能电力CTC技术发布会上,零跑不仅率先发布了量产CTC技术。同时,零跑科技董事长朱也宣布将免费开放所有CTC技术,其推动全行业共同发展的胸怀值得称道。
为什么是零运行?
相比比亚迪、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巨头,为什么零跑成为国内第一家将这项技术落地的车企?
首先源于浙商敢想敢做的创业精神。
零跑科技创始人朱2016从智能手机的电池集成中得到启发:既然智能手机可以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把电池集成做得更薄,为什么电动车不能借鉴这个思路?
当时业界还没有关于这项技术的声音。但受限于当时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连18650电池的一体化设计都很难,要一步到位实现电池本体的一体化设计更是难上加难。
零跑者不气馁。先是他们在2018较早的攻克了行业第二代CTP大模组技术,然后从2019调集了电池、机箱、测试验证、技术等众多精兵强将。经过两个版本的CTC技术验证方案,他们最终在2021年底敲定了CTC的量产方案,并于2022年4月进行。
其次,源于全球自研长期积累的强大技术基础。
零跑自2015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技术为原则,智能电动车的核心系统和电子元器件全部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不久前,零车在提交给港交所的上市招股书中透露了其在汽车各个技术领域的成就。
资料显示,在最关键的部件电池中,只采购了零跑车的电芯,其他模块、电池组、车身集成、一体化设计一直都是亲自完成的。这也是零跑汽车能够先于更专业的电池厂商在最新一代电池技术上取得优势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zero-run CTC技术将电池与下体融为一体,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在提高电池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和比能量的同时,车身和电池的结构互补,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抗冲击性能和车身的扭转刚度。
CTC技术不仅在硬件上创新,更在软件算法上赋能。零跑汽车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AI BMS大数据智能电池管理系统也开始应用于最新车型。利用该技术,可以在线实时检测车端BMS,在云端实现电池的大数据管理。通过AI深度学习,可以实现云在车端的全时主动保护,为用户带来长寿命、高效率、高安全性的动力电池系统。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2021-1 2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43121,同比增长278.6%。2022年一季度,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为29664辆,同比增长46544辆。由此,造车新势力格局正从“三强”向“五虎”转变。
在技术和销售双双支撑品牌向上的历史时刻,零跑的下一款重磅车型C01即将投入“战场”,CTC技术的加持让C01有了成为爆款的信心。CTC技术取消了电池的上部结构和冗余部件,采用车身结构作为电池组的外部结构,不仅为C01带来了更强的车身结构强度,还带来了更大的驾驶空间、更强的操控性能和更高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