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板有专利的公司吗?

6月10日晚间,科技创新板首家选择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苏州泽晶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23.84亿元。至此,泽京制药也成为科创板120家企业中唯一选择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

据悉,泽京制药专注于肿瘤、出血、血液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见病治疗的新药研发,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可及的治疗方案,聚焦中国临床需求。该公司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目前已经建立了精准小分子药物和复杂重组蛋白药物的研发平台,基于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开发了多元化的产品流水线。与同行业的贝达药业、百济神州上市公司相比,后期R&D管道数量超过平均水平,独立R&D优势明显,拥有完善的R&D体系和持续创新能力。

以核心技术平台和产品管道为保障,泽京制药在新药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数据显示,泽京制药先后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发明”5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基金1项。拥有国内发明专利20项,海外发明专利34项,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较为完整。此外,公司按照GMP标准建设了小分子和重组蛋白药物生产车间,并取得了药品生产许可证,进一步保障了生产供应能力和成本控制效率。

但由于还处于产品研发阶段,前期投入巨大,回收周期长。大部分产品未被批准商业销售,尚未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意味着,泽京制药并未达到科创板上市前四套标准中营业收入或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最低标准。从第五套上市标准来看,泽京制药最新投资后的估值为47.5亿元,符合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的要求,核心产品也符合市场空间大、技术优势明显的条件。

在我看来,科技创新板不同于主板上市。除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经营成果标准外,第五套预估市值、产品空间、核心技术等标准是其科技定位的具体体现,真正能起到弥补资本市场短板、呵护科技企业成长的包容互补作用。以泽京制药为例,专注于前沿新产品的研发,前期投入巨大,技术优势明显。但由于行业特点和产品周期的原因,并未及时在公司的经营业绩指标上呈现。此外,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等高科技行业也面临类似的融资困难。与已经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的成熟企业相比,“厚积薄发”的企业可能更需要资本输血,以加强R&D投资,建设产品生产线,扩大销售网络,尽快实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从而支撑公司的快速发展和良性运营。

通过第五套标准第一家企业上市的验收,说明科技创新板在稳步前进的过程中,并没有“纸上谈兵”,包容与监管相结合,摆脱了僵化的财务指标,更加注重企业的科技属性。更加灵活的上市标准充分考虑到投资大、周期长但增长潜力巨大的行业特点,给予上市公司更多融资机会和发展空间,坚持市场化、法制化改革方向,准确把握科技创新板定位,在不断反馈和完善的资本市场中真正实现弥补制度短板、增强包容性的功能。

作为实施创新驱动资本市场和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改革举措,科技创新板通过在财务指标和产业趋势方面的差异化安排,优先支持符合市场预期和国家战略的核心技术企业,增强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为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增添新动力,帮助资本市场和高新技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泽菁药业能否通过科创板的重重审核,在受理、审核、审议、注册、上市之后,走到最后一步,不得而知。但如果第五套标准能够真正从文件转化为实际验收,科技创新板的包容性和互补性已经可以看出,其代表意义也为早期R&D和建设投入巨大的“积累型”企业带来了资本市场的福音。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兴企业,在科技创新板的普惠机制下,成长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优质名企。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