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有什么区别?怎么定义?
通常情况下,企业中员工所做出的可以延伸到岗位上的技术,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属于员工的职务发明,企业应该保护,以免遭受损失。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自己辛辛苦苦发明的东西,被企业冠之以职务发明,夺走劳动成果,也是非常令人气愤的。那怎么区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呢?知道两者的区别,才能保证企业的资产不受侵犯,个人的劳动成果得以保全,这才是区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意义所在。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1。从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定义来看,它不同于职务发明: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自己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自己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本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单位应当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非职务发明: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二。专利法定义的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专利法第六条所称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1)在本职工作中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二)完成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三)辞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所作出的与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专利法第六条所称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通过以上的区别,我们可以知道,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是有本质区别的。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两种专利发明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在无法界定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情况下,直接将法律规定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如何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