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社会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接管原公立、私立、教会学校,进行整顿,并更名。并为干部职工开办冬令班和业余文化学校。由于执行了“向工农敞开大门”的政策,一大批工农子弟入学了。1953,扩大原有办学规模,建立多所小学,建立小学辅导区,改变管理体制。1958,古田迁都,重新调整,重新布置中学。到1966年夏天,全县有6所中学,664所小学。中小学教师1638人,中小学生47945人,平均1957人/万人。同时,大力发展工农业余教育,扫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古田秀峰乡成为全省第一个基本扫除文盲乡镇。
“文革”期间,中学一度停课。1969复课后,学制缩短为四年。小学教学秩序被打乱。工人和贫下中农办学校,进行“斗、批、改”、“开学校”,重劳动,轻文化知识。教育质量下降了。1977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古田教育拨乱反正,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985年3月,古田县获得普及小学教育证书。1986国家教委授予严蕊小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86 65438+10月,宁德地区行署派员验收,确认古田为消除文盲县。各中小学致力于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四有”新人,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到1990,全县有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14所,完全小学280所,初级小学407所。中小学教师3649人,中小学生60965人,平均1.51.9人/万人。全县儿童入学率达到47.84%。从1977到1990,2790名中学毕业生被高校录取,3766名被中专录取,共计6556人。
2014年,三所中职学校招生450人,其中在校生785人,毕业生402人,专任教师99人。两所特殊教育学校* * *在校生18人,在校生197人,毕业生165438人,专任教师60人;25所普通中学* * *招生4324人,在校生13655人,毕业生4947人,专任教师1662人;38所(35个教学点)小学* * *在校生3641人,在校生19077人,毕业生3065438人+专任教师01人;49所幼儿园* * *招生4053人,在校生10214人,毕业生3858人,专任教师50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02%;初中入学率97.9%。在殷周时期,先民们已经能够制作陶器,使用的工具有石斧和石矛。隋代开始种植蘑菇。唐宋时期,酒曲酿造、炼铁、造纸、建筑等行业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能工巧匠。元代建立了惠民药房和麻风病院。明代纺织、晒面、豆腐等行业兴起,桑植、养蚕业得到推广。到了清代,随着电报局的建立、西医的传入、中医的发展和名医的出现,印刷、雕刻和制伞业开始起步。民国时期,电力、衡器、竹编、制鞋、裁缝、糕点等行业发达,印刷、铁器行业更为发达。1990年,全县共有公立科技机构5个,民营科技机构23个,自然科技专业人员65438人,群众科技人员3308人,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73项,其中省级以上奖励36项。
2014依托农林大学(古田)真菌研究所,攻关“国家青年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20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推广“五新”技术5项。高压灭菌、自动混合和装袋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组织申报3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省级科技项目4项;申报市级科技项目5项。成功立项国家创新项目1个,省级科技项目2个,市级项目4个,* * *获得上级科技部门项目支持资金205万元。收集食用菌、茶叶、水果、节能环保新技术等20多个县级科技项目。全年专利申请91件,其中发明25件,实用新型32件,外观设计34件。授权42项,其中发明5项,实用新型23项,外观设计14项。自唐代建县以来,民俗文化开始兴起。从五代到清末,文人著述甚多,有著名作家代表。宋林对理学的运用,明代张怡宁的诗歌,清代曾光的书法,都是著名的。民国时期有诗社联唱活动,建立了县公教育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现代文艺创作兴起。在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人杜曾在中国享有盛誉。
2014年末,全县文化系统有文艺表演团体5个,电影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8个。举办“文体活动进社区,喜迎新春”系列活动、“庆五一晚会”、路捷油画展、黄祖虎书画篆刻展、廉政书画摄影展等文艺演出和展览22场以上。县闽剧艺术中心创作了《仕女图》、《爱情之歌》等三部新剧,组织了近300场各类演出。青年艺术中心全年举办培训班25期,培训人数超过1400人。组织县文化馆、图书馆、福建戏曲艺术中心在下洋、落花等5所农村小学开展艺术扶贫,在冯普等乡镇送书下乡,在杨珊、水口送戏曲下乡。全年共借阅图书71350余册,76330册。
2014年末,县级广播电台1个,广播节目3套,综合覆盖率98%。县级电视台1个,电视节目66个,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有线电视用户565438+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3万户。古田县中医药历史悠久。元末设立惠民药局,明初设置医训人员。医疗完全靠中医坐在教室里或者流动医疗。历代都有名医。民间重草药治疗常见病。清光绪十七年(1891),西医传入,建立义光对外诊所。民国时期,西医逐渐发展起来。主要的医疗保健单位有李坏医院、县卫生所、麻风病疗养院和36个私人诊所。全县医务人员近70人,其中西医31人。平均每万人只有4.1名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简陋,农村地区缺少医生和药品。鼠疫、霍乱、天花、疟疾等传染病和丝虫病、甲状腺肿等地方病危害很大。解放后,我们发展西医,发扬中医传统,提倡中西医结合。50年代初,医务人员332人,床位145张。1958建立县、公社、大队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成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通过几年持续的病虫害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先后消灭了鼠疫、天花、霍乱等传染病。20世纪60年代,改善了公社和大队的卫生所和站,培训了中医人员,充实了西医队伍。到1966,全县有医务人员577人,床位375张。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202个合作医疗站,培训了465,438+05名赤脚医生。消灭丝虫病。到1990,全县基本消灭麻风病。县级医疗卫生单位9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院315个,批准个体开业诊所58个。每所医院拥有大型医疗设备268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8人,床位616张,平均每万人拥有27.95台,床位15.4张。
2014年,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县级9个,省属企业职工医院1个,民营医院1个;12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医疗卫生机构1448人,其中执业医师302人,执业助理医师65人,注册护士532人。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313。2012年,福建省古田县参与的58件民办实事项目和10件县级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转移农村劳动力5588人,城镇新增就业36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4%。农村低保标准由1.200元提高到1.800元,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参合率分别达到91.6%和65%。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应足额缴纳。新建3所农村敬老院,12个“五保幸福园”,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工建设428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再次荣获福建省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2012年初,古田县被福建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古田县实施了第一批扶贫项目,包括19类53个项目,总投资35.3亿元。已完成或竣工项目4个,开工项目33个,前期开展项目16个,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2亿元。
2014年,全县有2160名居民纳入城市低保;纳入农村低保的居民有14740人。全年城市低保611.83万元;发放农村低保1.882654,38+0.800元;发放城乡低保电费补贴71.58万元;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139.81万元,补贴3161。城乡医疗救助6646人次578.79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483人,救助资金8.98万元;临时救助307户,救助资金12438+0万元。
年末全县有社会福利收养单位12个,床位534张,收养194人。古田民间传统体育主要有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气功、象棋等。唐朝天宝年间(742 ~ 755年),一些寺院的和尚日夜练武。到了宋朝,武术越来越普及。明末清初,老城、谷口、水口、平湖等地龙舟赛初具规模。在春节,元宵节和节日期间,舞龙和舞狮是重要的活动。清末民初,龙桩拳、体操、田径、球类等现代体育运动传入古田,学校在体育课中开设专门课程,开展体育活动。民国25年(1936),该县成立体育部,举办第一届运动会。民国29年,建立县体育馆,组织各种体育活动。1952召开全县第一次职工运动会。1954期间,全县广泛开展课间操(包括广播操、制作操、十八操)。此后,农村民兵营和团支部利用闲暇组织开展球类、田径、射击等活动,中学和部分农村也实行了“劳动卫生制度”。县体委成立于1956。1962县少儿业余体校成立。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组织了30多个业余篮球队。1972县少年体校开设了游泳、射击、体操、乒乓球等训练课程。到1990,全县有8个体育协会,282个基层分会。召开县运动会6次,工人运动会7次,农民运动会5次,中小学运动会14次,聋哑人运动会2次,老年人运动会1次;为国家队和省队培养输送了18名运动员,获得了16项世界和亚洲区域赛冠军,获得了21项全国金银铜牌,获得了343项省赛冠军。那一年,古田县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
2014年,有1名队员被保送至省运动队,2名队员被保送至省体校,5名队员被保送至市体校。组织参加宁德市少儿举重锦标赛,获得男团第二名,女团第四名;参加福建省少儿游泳锦标赛和第十五届省运会选拔赛,22名运动员全部入围省运会决赛;在第十五届省运会体操比赛中获得2金6银5铜,谢获得男子个人鞍马第一名,吊环第二名,自由体操第二名。古田运动员翁在亚运会和亚洲沙滩运动会帆板比赛中获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