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什么阶段?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实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时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是实施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间,中国将全面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重大战略;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治理;继续巩固和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经济增长走上绿色增长、创新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轨道;不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促进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断优化,使经济发展走上协调发展、公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十三五”经济发展背景

从世界经济格局来看,全球经济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要发达经济体表现不一,美国经济复苏,欧盟、日本经济复苏乏力,主要新兴经济体处于复苏调整期,世界经济整体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次,科技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新一轮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将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第三,能源和气候变化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因素。随着世界进入绿色工业革命的黎明和启动期,中国有望成为绿色工业的参与者、发起者、创新者和引领者。第四,随着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世界贸易格局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

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十二五”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经济发展向“新常态”转变。宏观经济指标总体表现良好,但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首先,经济增速阶段性明显降低,经济结构明显改善。2010至2014期间,经济增长率从10.4%下降到7.4%;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6.7%下降到42.6%,第三产业从43.2%上升到48.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颠倒了。[1][2]

其次,就业总体规模扩大,就业结构转型特征突出。2010-2014期间,整体就业规模从7610万上升到7.73亿(增加了10多万)。城镇就业规模大幅增加,从3.47亿人增加到3.93亿人(增加4600万人),占就业总量的比重从45.6%提高到50.8%;农村就业规模明显下降。就业的行业分布继续呈现出明显的变化。2010-2013期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36.7%下降到31.4%,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34.1%上升到38.5%。服务业的就业贡献显著增加,净增3300万人。就业的所有制部门继续多样化。

三是价格总水平处于平稳低位。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趋于合理,从2011的5.3%到2014的2%;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通货紧缩,2014年为-1.9%,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客观现实,应予以关注。

四是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外贸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处于合理区间。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货物贸易继续呈现增长趋势,货物出口和进口分别从2065,438+04年的65,438+0.58万亿美元和65,438+0.40万亿美元增长到2265,438+0万亿美元和65,438+0.965,438+0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由6543.8+0702亿美元和6543.8+0922亿美元增长到2222亿美元和3826.5438+00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7%下降到2.1%,对2010-2014期间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负的拉动作用,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受外需影响,由较高增速转为较低增速的客观现实。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是优秀的。2011-2014期间,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物价稳定。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条件下,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此外,“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明显,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增强,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明显下降。这些成就也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依然存在,全球发展的不公平和不平衡依然存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需动力和结构调整的影响具有外部不确定性。

从经济发展的国内条件看,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驱动因素仍需巩固,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首先,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优势依然显著。虽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整体竞争力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尚未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仍需大力改善。其次,收入分配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此外,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资源供应、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制约更加突出。

二、“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

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初步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这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期”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巩固期”。遵循这一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发展在“十三五”期间进入了“新常态”发展轨道:中高速经济增长的“相对稳定期”;经济转型的“深度调整期”;以创新驱动、绿色驱动增长为特征的“新增长点培育期”;收入分配的“显著优化期”;基于人口分布格局、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建设期和基础巩固期”;以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升级期”;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综合战略,正在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升值期”;以及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提升期”。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翻一番。人均GDP水平逐渐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进入了更高收入富裕社会阶段。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化基本实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和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相应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研究和试验发展支出占2?5%;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到7件;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批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积极培育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有效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推动城镇体系优化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人口。

——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通过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培育我国经济竞争新优势,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互利共赢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改革不断深化。“十三五”时期是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深水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财税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调统一。

三、“十三五”经济发展思路

(一)惠农强农,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国是人口大国,654.38+0.36亿人口,中国必须养活自己。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发展不仅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1?增强粮食和粮食安全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和粮食安全,必须实施立足中国、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自力更生,确保口粮,抓好粮食安全能力建设,重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包括就业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也是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战略位置,推动农业产业由资源型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

4?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的基本体系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林权、草原等产权制度,规范、有序、公平完善农业经营资源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强规模效益,保护农民对农业资源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利。

5?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强引导和扶持,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6?完善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受益、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布局县域内乡镇建设、耕地保护、产业集聚、村庄布局、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农村河流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禁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安全、实惠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建设和管理机制。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是“十三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任务。在需求结构方面,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在产业结构方面,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1?改善需求结构

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优化消费环境,支持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绿色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转变,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引导和鼓励旅游休闲消费、文化消费和体育消费;优化生活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投资需求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降低民间投资门槛,支持民间投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在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更多地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良性互动机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升级,进一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引领工业化和信息化提升城镇化水平。大力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作用。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推动全产业链整体升级。

3?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制造业必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推动制造业加快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新兴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关键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制定产业发展要素指南和技术路线图,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

4?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和壮大。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改善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落实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增强各类服务企业活力,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减少民营经济进入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构建公平竞争的服务贸易市场环境,促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5?促进和支持大中小企业的发展。

不断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增强其生存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和创新的重要源泉。[3]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6?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环保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严格能源和物耗准入门槛,推进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推广关键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新机制新模式,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重点企业实施节能环保工程。

(三)构建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支撑,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科技支撑,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支撑因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统筹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全球视野下的科学研究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创新,在创新和规模创新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能力,注重协同创新。

2?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教育。教育强国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各级教育质量,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缩小教育发展水平的城乡和区域差异,提高全体人民的教育满意度。

遵循时代发展要求、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发展战略,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各类办学制度、教育管理制度和学生培养制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完善教育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模式,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各类教育的教育质量。

3?完善人才强国战略

发现、培养、使用和团结优秀科技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着力用好、吸引和培养。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4]

(四)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实施新型城镇化。

科学规划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有效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区域间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土地空间和资源利用高效、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与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格局,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纳入高效、包容、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1?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公平配置,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地区良性互动和互利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2?有效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效实施主体功能区开发战略,实现有序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构建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3?推动城镇化高效包容增长,构建大中小城市科学体系。

中国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据预测,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60%。城镇化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是需求结构调整的动力。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释放更大内需潜力的重要推动因素,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协调和良性互动。

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化城镇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在能源领域,继续完善电力和油气资源跨区域配置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在交通领域,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依托国家“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走廊,加强东中部城市群对外交通骨干网薄弱环节建设,加快西部城市群对外交通骨干网建设。实施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推进区域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连接。统筹信息网络总体布局,建设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