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一级学科:基础医学硕士专业导论?

医养结合是这个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所以大家了解专业方向和专业学科综合情况就方便考研了。下面整理分享一下《广东药科大学一级学科:基础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引进》的相关内容。让我们来看看。

基础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简介

一.主题介绍

基础医学是我校重点学科,是我校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之一。其中,病原生物学方向于2004年开始招生,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方向于2006年开始招生。2006年起,病原生物学与南方医科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2010基础医学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拥有中央支持的“药用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基础综合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研究所、人体科学中心等多个教学和科研平台。教学科研条件良好,能满足培养基础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二、学科方向

基础医学一级学科有5个硕士研究方向:1。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2.免疫学;3.病原生物学;4.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5.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第三,导师团队

学术骨干:

刘婧教授。

医学博士,人体解剖学教授,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广东药科大学基础研究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中国解剖学会会员,广东省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理事,广东省科协科普讲师团讲师,广州市科普基地联盟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药科大学名师、优秀教师、先进教学工作者等称号。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及横向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1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广东省中医药局等项目8项。获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因素、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学机制和生物塑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招收了7名人类理解与胚胎形成专业的研究生,其中4名已经毕业。

王丽京教授。

医学博士,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国转化医学联盟常务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病理学会会员。国家基金和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广东省千名省级人才。主要从事肿瘤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研究,主持国家“973”子项目和“863”项目,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5项和省部级项目数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20分,总影响因子200余分,总引用率700余次。并已获得六项发明专利。特别是在肿瘤微环境研究、抗肿瘤血管新药研发、转基因小鼠疾病模型等方面,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培养了30名病理学、病原生物学和中医学专业的研究生。

银辉教授

医学博士,免疫学教授。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在德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免疫细胞和分子在炎症相关免疫疾病中的功能和调节机制,筛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活性的小分子/物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30篇。作为Transplant Int、Clin Exp Immunol等SCI期刊的同行审稿人。目前在读研究生2人,在读研究生5人。

金小宝教授。

医学博士,病原生物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广东省寄生虫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教师,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然产物研究》、《分子生物学报告》等SCI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放线菌药用资源和昆虫抗菌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先后主持和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sci索引论文10余篇, 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 截至目前,* * *已招收研究生11人,研究生5人。

四。就业方向和就业形势

1.就业方向

大学、研究所、医院、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生物和制药公司。

2.就业形势

截至目前,* * *已招收研究生260余人,博士生10人。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其中,40多名学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00多名学生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20名学生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业,部分学生在生物和药物研究相关的公司从事技术工作。

如果你对考研有疑问,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内容怎么总结,不了解考研报名的地方政策,点击最下方咨询官网,免费获取复习资料:/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