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量子追踪技术可探测静音核潜艇,中国在该领域遥遥领先。
最近美国某网站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提到了量子雷达技术在反潜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声学探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探测和跟踪潜艇的主要方法。探测依靠安装在潜艇或军舰上的主动和被动声纳,包括水下固定监听设备等等。我们常说的浮标,其实就是一种用于探测的声纳装置。但是如果遇到一些静音级别高的舰船,比如美国的海狼级核潜艇,它的噪音比海洋本身的噪音还低,声纳无法识别。
因此,专家认为声纳无法准确探测到那些静音级别高的船只。但是,如果用高性能的计算机处理器和海量的数据,将微弱不同的声音接触从背景噪音中分离出来。结果不一样。目前,中国甚至正在开发基于卫星的激光监视系统,该系统可以探测深度约为500米的潜艇。这是应用在量子技术上的。美国媒体指出,量子力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量子纠缠的概念最早是在中国提出的。
利用这一原理研制的机器不仅检测精度高,而且抗干扰能力非常强。目前,我国在量子雷达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成就,但未来能否应用于实战,或者在实战中能发挥多大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一次,中国在超导量子干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采用,听起来像是星际迷航的技术难题。专家表示,这其实是一种利用量子技术的超灵敏磁力仪。
这种监测设备非常灵敏,可以接收到太阳耀斑等远处物体发出的背景噪音。有了这样的装备,以后外国潜艇是不可能悄悄潜入的。美媒称,这是继中国量子雷达和量子通信技术之后,新发展的量子跟踪技术。如果说美国是量子领域的大师,那么中国堪称量子领域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