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怎么发明的?
1907,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员池田苗剧发现,海带汤蒸发后会留下一种棕色晶体,即谷氨酸。接着,他申请了谷氨酸晶体大规模生产方法的专利,并称谷氨酸钠为香精,后来传入中国,改名为“味精”。很快,味精风靡全球,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后来有一个叫吴的青年反复发现,味精就是谷氨酸钠,早在1866年就被德国的里德·豪森博士从植物蛋白中提取出来了。
1925年,吴将自己的生产技术公之于众,为销往欧美做准备。从1926到1927,吴还在英、美、法等发达国家申请了“佛手”味精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专利,并获得批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国化工产品在国外获得专利。
1926年,佛手味精荣获费城世博会金奖。1930、1933年,吴味精继续在世博会上获奖,佛手牌味精进入欧洲等海外市场。日本的“味千”在东南亚也被中国产品取代。
扩展数据:
味精的选择:
1.优质味精颗粒形状一致,颜色洁白有光泽,颗粒呈松散状态。稀释到1:100的比例,味道还是感觉很好吃。
2.劣质味精颗粒形状大小不统一,颜色黑黄,甚至颗粒连在一起。稀释到1:100的比例后,它们只能感受到苦、咸或甜,没有鲜味。
3.常见的味精掺假主要有盐、淀粉、小苏打、石膏、硫酸镁、硫酸钠或其他无机盐。
百度百科-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