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五水治理”工作

1.一是按照“规划先行、摸清家底、明确重点、近期优先、有序推进”的思路,完善城市防涝、排污、供水、节水规划,重点完善城市排水(雨)和防涝综合规划。2011年底,区市及部分重点城市防洪排涝综合规划全面启动。2014年3月完成评审,6月底前审核结果并备案。

2.二是重点解决城市防洪、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次供水管理等问题,完善水价、电价等联动机制,合理确定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和方式。

3.三是落实项目责任和时间节点要求,完善各级建设、规划、水利、国土、民政等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将治水项目纳入审批程序“绿色通道”,提高项目审批和建设管理效率。

4.第四,建立以地方财政为主、省级财政为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明确各地每年将土地出让收入的3%至5%用于防洪。除了从水利建设基金中安排一部分,省财政将设立专项资金,以“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治水力度。

5.五是把治水工程作为民生实事项目,纳入省级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治涝治污一票否决。加强对城市防洪、治污、供水等设施运行管理的检查和监督。

6.六是充分发挥各级人大、CPPCC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为城市治水工作建言献策。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防涝、污水处理、节约用水等相关知识。,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提高防身自救能力。

扩展数据:

从经济角度讲,治水就是抓有效投资,促转型。对水控制的投资是有效的投资;治水的过程就是改造的过程。近年来,民间投资意愿下降,优质外资难以吸引,政府投资受限。好的投资项目对于保持有效的投资增长至关重要。治水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优质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从文化的深度来说,治水是把握现代文明,树立新风。水不仅是资源要素,也是文化要素,是文明和文化的源泉。治水历来是兴国安国的大事。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消灭水患、兴修水利的治水史。水文化直接触及人的灵魂,浸润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和智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