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概述》首尾范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政府法制办的具体指导下, 漯河市法制办着力宣传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郑宇〔20xx〕62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 以依法用权、控权为重点,以规范行政执法为重点,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创新,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推进依法行政的各项任务。

首先是全员部署。年初,我市召开全市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印发了《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对新的一年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各县区政府和市政府直属部门一般通过召开依法行政或法治政府工作会议,发布依法行政重点或意见,对本单位、本部门的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和周密安排。

二是通过考核促进工作。扎实开展依法行政工作责任考核,对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开展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科学设置考评指标体系,通过日常考评、目标任务考评、社会考评三位一体,全面把握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并根据考评情况逐一反馈考评结果。督促县区和部门整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漯河市政府领导班子组建后,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立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前提,从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入手,提出每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都要确定议程,用30分钟时间集中学习法律法规。此后,漯河市坚持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学以致用。学法的内容已经和城市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了。政府常务会议先后研究了行政强制法、预算法、城乡规划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服务型行政执法和非法集资案件处理规定。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法律,了解了法律规定,增强了依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市政府的带动下,各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普遍建立了会前学习制度,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是加强法律信息宣传,全年整理汇编各类法律信息383条,上报省政府法制办360条,有力宣传了我市依法行政工作。

(二)加强和改进规范性文件管理,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围绕中心,科学立法。围绕加快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资源保护、保障民生等重点任务,在充分收集整理各部门成熟且急需的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选择急需项目,起草了《漯河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方案》,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印发。先后审议出台了《漯河市城中村和旧区改造管理办法》、《漯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漯河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漯河市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一批以解决实际问题和重点问题为重点的规范性文件。

二是改进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方式。为增强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所有规范性文件在审核过程中都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提高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比如城中村和旧城区的改造。实施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不仅是为了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但是,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的实施,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有些人因为各种因素不愿意动,很难推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后组织居委会和拆迁户召开了五次座谈会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组织建设、国土、规划、房管、财政、民政、人社等部门多次座谈。最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出台了《漯河市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办法》,符合百姓利益,可操作性强。在该文件指导下,漯河市已启动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项目16个,投资近6543.8+03.3亿元,建房面积285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248万平方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法制办全年共审核政府文件和会议纪要180余份,保障了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强规范性备案和清理工作。按照省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要求,强化主动性,落实责任人员,及时报送备案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全年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备案38件,均符合法律规定。同时,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下发了《漯河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编号罗政办[2015]132),召开清理规范性文件会议,对整体工作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