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是怎么发明的?

面条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食物。

大约在汉代,面食开始成为中国的一种主要食物。当时面食统称为“饼”,人们吃得最多的是蒸饼,即把没有经过发酵的面团做成圆饼,放在蒸笼里蒸。这种吃法一直到宋代还很流行。《水浒传》中,宋武的哥哥武大郎靠卖烧饼为生,他做的烧饼是汉代的蒸饼。

蒸饼热的时候好吃,冷的时候硬,所以后来有人想出了新的吃法——把冷的蒸饼或者生饼放进锅里,放在汤里煮。因为是在汤里煮的,所以叫汤饼。到了晋代,有人对汤饼进行了改革。他们用擀面杖把面团擀薄,然后用刀切成长条,放在水里煮。这样容易做菜,用筷子钓鱼更方便。这是面条。

中国发明的面条在奈良时代传入日本。当时,以中国为师的日本人很快接受了这种食物,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一个日本人津津有味地吃了1000年,居然觉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国先生发明的面条应该改进了。他就是日本一家食品作坊的老板安藤百夫。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从美国进口大量面粉,以弥补国内粮食生产的不足。为了增加销量,政府鼓励人们吃面包,但东方的日本人对面包的兴趣远不如西方人。在面食中,日本人更喜欢面条,但是面条通常要用开水冲20分钟才能吃完,还需要准备调料,跟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点不适应。

有一天,安藤下班后想坐电车回家。在站前,他看到五六个“大排档”沿街摆开,挤满了人。“你卖的是什么菜,生意这么红火?”安藤迷惑不解地走过去一看,“哦,那是一个中国侨民摆的面条摊。这些人站着等热面条。”

在电车上,安藤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等面条的人。我以为日本人喜欢吃面,现在是经营面的好时机,因为政府会奖励吃面多的人。但是,这样吃面条太费时间了。一定有很多爱吃面条的人为了节省时间,不得不吃面包。那么,能不能发明一种可以开水吃的面条呢?

安藤百夫被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第二天就兴高采烈地把研发“方便面”的想法告诉了他的车间员工。没想到回应很冷淡,员工都劝他不要浪费时间。但是自信的安藤百夫认为方便面方便了人们,一定会有市场。于是,他搭了个简易棚,买了个面粉机,在众人的怀疑下开始了他的发明工作。

安藤认为,要做出可以用开水吃的面条,应该在面粉中加入调料,然后卷成面条,蒸熟晾干。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但不知何故,他没有做面条,而是擀出了一堆堆像米饭一样的块状物。安藤百夫觉得想象中的方便面做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面条为什么不能卷?他先是认为面粉缺乏粘性,于是在面团中加入鸡蛋,结果更糟。肉汤里的肉末是不是太粗了?他过滤了汤汁,又试了一次,还是卷不出面条。

几次失败后,安藤百夫放弃了原来在面粉中添加调料的想法,决定采用另一种添加调料的方式。他把面粉卷成普通面条,蒸熟后浸泡在酱油汤里,使面条吸进咸味,从而解决了擀面和增味的问题。

接下来,安藤百福将着手解决面条的干燥和保存问题。他想过晒干和热风干燥,但这两种方法都太费时间,不适合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后来,他想到了油炸。实验表明这是非常理想的。不仅可以快速油炸面条,而且在油炸的面条上还会出现许多细孔,在热水中浸泡时可以吸收水分,使面条快速变软。另外,炒面味道更好。

安藤百福的日清食品公司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在1958年成功发明了第一款方便面——鸡味方便面。它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1962,安藤百福申请方便面专利权。

现在方便面都是全自动流水线生产的。除了油炸,还用高温蒸汽蒸,一般会加调料。在主要生产环节,也比刚诞生时有了很大的提升。

方便面风靡全球。目前,全球方便面年产量已超过300亿包,成为仅次于面包的世界第二大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