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有哪些典型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1,农村污水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明显加快了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大力发展新农村或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或小城镇发展的重大战略。然而,在发展农村经济或小城镇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项重大措施。
我国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涉及环境保护问题,主要包括农村污水污染和农村垃圾污染。在农村污水污染中,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畜禽养殖污水污染、农药化肥污染,也有一些工业污染和其他污染。这些污染物与生活污水混在一起,所以农村污水实际上是上述污水的总称。
2.农村污水特征
(1)污水受纳面积小,污水量少,变异系数大,水质水量波动大。
(2)部分农村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排,对水质有一定影响。
(3)、管理跟不上雨水不分流的原因,部分有地下水下渗。
(4)农村可能出现跨越式发展,近期污水少,远期污水多。
5.由于资金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即使建成污水处理站,社区也可能难以维持一个能耗高、维护量大、管理复杂的处理系统。因此,我国新农村污水处理应选择经济、高效、节能、简单、有效、抗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和新技术。
新农村一般分为1000人社区、2000人社区、3000人社区三种类型,每个社区平均排水0.15m?/d,污染物浓度CODcr < 900 ㎎/L,PH 6.5 ~ 7.5,BOD5 < 350 mg/L,SS < 700 mg/L,色度(稀释倍数法)< 200,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但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可以看出,农村污水的水质指标明显高于城市生活污水,采用低负荷技术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因此,采用高负荷污水处理工艺“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农村污水,特别适合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和小城镇污水处理建设的需要。
3、污水处理方法
我国污水处理起步晚,发展快。污水处理采用的主要技术是生化处理。常用的技术有接触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沟、SBR、曝气生物滤池、导向曝气生物滤池。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根据后续处理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水解-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厌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气浮-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快沉-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超声波-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微波-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
将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与其他工艺在提质、脱氮除磷和中水回用方面相结合,发展出AB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A/O工艺-分流曝气生物滤池;A2/O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氧化沟-导流曝气生物滤池;SBR导向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分流曝气生物滤池等深度处理工艺。
二、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技术介绍
1,技术来源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是在传统曝气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速过滤法、沉淀分离法、无泵污泥回流法、给水快速过滤法等八种设计方法和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工艺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新技术。2005年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200420033672.4。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已在我国北京、山东、河北、贵州、山西、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吉林、河南、湖北、天津等地使用,并为医院、生活、化工、屠宰、食品、亚麻、酒精、制药等废水的处理设立了案例。大量应用证明,出水水质CODcr一般在20 mg/L以下,BOD5一般在10 mg/L以下,最低为3.50mg/L;SS一般在20 mg/l以下,最低为6.55 mg/l。
2.技术特性表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简称CCB)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中完成曝气→沉淀→二次曝气→二次沉淀的过程,解决了其他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完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在连续进水的情况下,实现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的间歇曝气,同时实现了污泥回流,整个运行不空转。它的优点比其他污水处理方法更突出,处理效果极佳。导向曝气生物滤池是AB法、SBR法、A2O法、接触氧化法、二次曝气和间歇曝气法等污水处理的换代产品。2009年8月被科技部列为“创新项目”,项目代码09c 26215205564;;5438年6月+2009年2月,环保部将该产品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环发2009)第146号;2010年5月,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评审认定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编号为2065 438+00gr 467010;2012年7月,环保部将导向曝气生物滤池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鼓励发展的环保技术目录(环保部2065 438+02)39号..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简称CCB)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中完成曝气→沉淀→二次曝气→二次沉淀的过程,解决了其他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完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在连续进水的情况下,实现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的间歇曝气,同时实现了污泥回流,整个运行不空转。它的优点比其他污水处理方法更突出,处理效果极佳。导向曝气生物滤池是AB法、SBR法、A2O法、接触氧化法、二次曝气和间歇曝气法等污水处理的换代产品。2009年8月被科技部列为“创新项目”,项目代码09c 26215205564;;5438年6月+2009年2月,环保部将该产品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环发2009)第146号;2010年5月,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评审认定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编号为2065 438+00gr 467010;2012年7月,环保部将导向曝气生物滤池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鼓励发展的环保技术目录(环保部2065 438+02)39号..
三、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技术性能
1),技术预见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充分借鉴了八种污水处理设计方法,是典型的高负荷、淹没式、固定生物床三相导流、脱氮除磷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优于排放标准,达到中水回用的质量,技术具有前瞻性。
2)、工艺创新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中,解决了其他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完成的工艺流程。整个操作没有闲着。因此,该工艺具有创新性。
3)项目投资的经济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BOD5容积负荷是常规二级生物处理的5 ~ 10倍,微生物量高达10 ~ 15g/L,无需设置二沉池,工程投资经济。
4)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装置内存在好氧和缺氧环境,可以实现硝化和反硝化,无需担心污泥膨胀,以及水力负荷冲击造成的微生物损失。即使污水减少不到一半,或者停水后重新启动,正常运行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所以处理效果稳定。
5)简化处理流程
由于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方法集成了两个曝气池、两个沉淀池和两个过滤池,简化了处理过程,因此简化了处理过程。
6)投资和运行费用的经济性
由于工艺流程短,罐容小,占地少,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此外,该装置采用滤料切割、阻挡和细破气泡,强化了气液传质效果,增加了微生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大大提高了过滤器的增氧效率,投资和运行费用经济。
7)操作和管理简单
通过液位传感、溶解氧测试仪、定时器、变频器和PLC程序控制系统,实现了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全自动化,操作管理简单。
8)、脱氮除磷典型
(1)、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
导向曝气生物滤池脱氮原理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基础上,通过硝化反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再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氮转化为氨气,从而达到废水脱氮的目的。
导向曝气生物过滤除磷的原理是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将自身细胞内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并释放出来,利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吸收废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合成PHB,从而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降解PHB提供吸收废水中磷所需的能量,从而完成聚磷的作用。
)、温度和运行模式适应性
由于大量微生物不会流失,所以即使长时间不运行,其菌种的活性也能保持,而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特殊的高微生物生物量使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很强。
10),维护和更换方便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旋转设备放置在地面上,主要设备和材料均为国产,维修更换方便。
11),工程建设的灵活性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的系统单元为模块化结构,既可以集中设计,也可以单独设计,还有利于扩展,可以更好地适应各地区的地形地貌,也有利于老污水处理工程的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