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形针是怎么发明的?
回形针是挪威人Johan Vaaler发明的,1899在德国申请了专利,用来把很多页夹在一起。
我们在使用回形针的时候,会觉得它像筷子一样存在,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这种不可思议的别出心裁。试想一下,在回形针出现之前,人们面对一堆纸能想到的解决办法无非就是粘和缝。在一个看似脱节的状态下,用一根金属线来处理这个问题,似乎是一种异类思维。
由美国康涅狄格州沃特堡的工程师威廉·米德尔布鲁克(William Middlebrook)改进,回形针的内环形状微微上翘,这是“背”的本质,因为之前设计中金属线突出的一端会刺到纸,刺破纸。这样,汉字的象形优势就骄傲了,而英文回形针似乎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回心转意”。
平面曲线受外力作用形成空间曲线,产生的拉力用来夹持一定厚度的片状物体。这不正是回形针的确切定义吗?据说绳结是人类告别动物群的第一步。人类花了几千年才掌握了刚性绳结的妙用。由此可见回形针的发明是如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难怪挪威人在二战时会在衣服上佩戴回形针以示爱国。
在人类的活动领域中,最难的就是回形针这种看似不起眼的设计,但仔细研究之下,真的是意想不到。如果仔细研究一下类似回形针的燕尾夹,这种感觉会更强烈。可惜找不到燕尾夹的发明历史,只能把抽象的人类作为慨叹的对象。感谢人类文明中让我惊叹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