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深度解密:新能源,北汽广汽已经在路上,东风汽车也在慢慢爬坡。
这里还是普遍推广的,而且只有北京和上海这两大国际A级车展每年轮换一次,今年恰逢场地轮换到北京。
此前有预测称,成都车展将取代北京车展成为今年中国车市的风向标。但蛰伏了半年的主机厂让成都变成了卖车的福地,未来还会有一些前瞻性的车型来成都。
这不禁让人猜测,很多业内人士可能已经知道北京车展会如期举行,只是中间有一些插曲。北京车展几乎所有外籍高管都缺席,这似乎辐射出另一个信号,那就是这一次,是真正中国人的主场,是中国品牌展现实力的时候了。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来说说北、南、中三个区域的代表,北汽广汽和东风汽车。
无独有偶,三家公司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车展的主线。
BAIC:技术储备,量产作品略显不足。
北汽的新能源发展最早。依托北京出行政策的限制和北汽自身网约车的优势,销量一直在稳步上升,但劣势也逐渐凸显。
也就是一般家庭购买意愿低。
随着新能源在中国的快速发展,BAIC也感受到了造车新势力的冲击,技术和车型升级迫在眉睫。
去年,BAIC的全新标志和电动概念车亮相。时隔一年,BAIC再次带来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车。这一次,概念车把握了“中国元素”,“锐视前脸”,以中国古代书法为灵感的弧形车身设计,融合中国传统建筑和家具设计风格的车内氛围。
就设计而言,足以打动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人。
至于它的核心,我们只知道它续航800公里,搭载L4自动驾驶技术,并不陌生。一些品牌已经将这些添加到生产汽车中。
因此,BAIC的步伐可以加快。
其实BAIC的重点是京-X7?PHEV,这是BAIC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1.5T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高效驱动电机,综合功率234kW,综合扭矩460N?m,纯电续航里程83km?产品有一定竞争力,但缺点是价格高,起步价超过654.38+0.8万元。
这可能是BAIC的痼疾。虽然它向往“品牌向上”,但并不太有说服力。不知道这款概念车接下来会在量产车上有多大体现。
如果真的能靠“未来”,或许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当然,BAIC还需要解决消费者固有的品牌形象以及如何实现真正的“高端”。
广汽:新能源已多元化。
首先我们来看看广汽新能源的销量,1-8月,Aion?S***销量近2.6万辆,占据新能源销量榜第三名,与第二名的差距不到1万辆。
当然你会说月均销量和特斯拉比起来不值一提,但广汽新能源取得这样的成绩时间并不长,中间还是走了弯路。
金淑认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广汽研究院的诞生。
从研究到研发,广汽抓住了未来新能源的主要卖点,外观时尚、内饰简约、使用智能,而爱安系列车型的发布也还原了最初的概念车。
对于广汽来说,已经在努力构建新能源架构。迄今为止,永旺序列已拥有永旺V、永旺S、永旺LX三款车型,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广汽的野心不止于此。第一辆氢燃料量产车在此前的广州汽车科技日亮相。相对于很多还在试探阶段的品牌,广汽的步伐已经开始腾飞。
在北京车展上,广汽带来了一款纯电动硬顶敞篷跑车——en pulse。
官方介绍,影动既有世界顶级的风控实力,又有跑车的动感姿态。机身采用新型“电致发光”涂层,Shadow Motion还创造性地引入AR-HUD技术,开启“赛车模式”。可见广汽正在向豪华、运动迈进,也在向世界宣告,广汽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交出世界级的答卷。
以上可以说是广汽的最高目标。从对本田、丰田车型的模仿,到符合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车型研发,再到对未来的憧憬,广汽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标签。
当然,广汽还是一家以燃油车为主的车企,新能源的发展还在探索过程中。什么样的车才能不受价格限制,真正受到市场的好评?这可能是广汽下一步需要思考的方向。
东风的车展发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眼花缭乱。
东风:我不想只是个弟弟。
新东西太多了,就挑最重要的吧。
蓝兔还记得刚刚进入市场的东风新能源品牌。
首款概念车蓝兔iLand全球首发仅两个月后,另一款全新概念车蓝兔?IFree亮相本次车展。东风似乎在向所有人宣布: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蓝兔品牌定位于高端新能源领域。
蓝兔?IFree定位于“零焦虑的大、中、高端智能电动SUV”,有望满足用户对高价值、高性能、高智能、高品质电动汽车的期待。
众所周知,除了特斯拉,高端这个词对于新能源市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门槛。你可以从材料、动力、智能上获得“高端”的称号,但对于消费市场来说,人们如何舍得花钱,愿意花钱,却成了一个难题。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蓝兔试图摆脱东风品牌的固有形象,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虽然晚了一点,但这个计划一点也不保守。蓝兔汽车科技公司CEO兼CTO房鹿表示,从2021开始,蓝兔汽车每年至少向市场投放一款新车;未来三到五年,蓝兔汽车的产品将覆盖轿车、SUV、MPV等多个细分市场,扩大高端电动车的产品阵容。
好像有点像特斯拉,车,我做出来的,至于价格和款式,你可以随意选择。
蓝兔的策略有点冒险,但这是一股必须迎头赶上的晚东风。
在北京车展上,很多品牌都把新能源爆发的时间定在了2025年,也就是说留给东风的时间不多了。
好在东风不仅仅是蓝兔一条线,还在车展上展示了各条战线的最新技术亮点,比如HD120电驱动总成,这是东风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五位一体”(驱动电机、发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发电机控制器、变速箱为一体)高集成度混合驱动总成,支持EV、发动机直驱、串联、并联、制动。
此外,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船首次亮相。它配备了东风自主开发的中等功率电池堆和50kW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最高效率可达55%,使用两个52L 70MPa氢瓶。充氢时间不到3分钟,NEDC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
无论是奋力追赶,还是厚积薄发,东风都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未来发展趋势。在集团的引导下,各品牌的燃料和新能源开发正在有序进行。
东风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老大哥,显然不想落后于人,积极的主观意识是好的,但需要像BAIC、广汽一样在市场中磨炼。
用世界知名品牌锤炼竞争,用造车新势力锤炼竞争。这种竞争可能比燃油车时代还要激烈,因为消费者的选择不再单一,但至少,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希望大展拳脚的BAIC、广汽和东风,祝你们好运。我们已经看到你非常想要一个更好的身材。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