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b可焊专利鞍钢

本文根据公开的新闻资料,对中国船舶工业做一个总结,如有不足之处,请了解行业内部情况的人士多提建议。

首先,鞍钢是世界第三大船用材料公司,现在已经能够为我国各类军用和民用船舶供应钢材、高强度船板和大型船用部件。可以说产品涵盖了除屈服超过1,000 MPa以外的所有材料。

至于宝钢WISCO,水平是一样的。一个是研制生产航空发动机双性能盘材料和钛合金生产线,一个是生产潜艇材料。

江南工厂现在可以制造和焊接100MM厚的船板,大连也可以。世界上只有几个大厂有这个能力。

至于LNG VLCC 65438+10万TEU集装箱船等超大型船型,中国现在已经可以利用自己的焊接技术设计、开发和生产关键部件和高压部件。当然,这些都是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取得的整体进步。

模块化建造技术在国内已经有054系列,在早前的新闻中有介绍。FCB焊接技术被我国基本的大中型造船厂所采用。

中国每年向韩国、日本和美国出口超过10万吨的造船板。至于30万吨、50万吨的码头,我只能说遍地开花。国内生产建造的最大龙门起重机是900吨,在大连长兴。

发动机、潜艇、舰船用柴油机国产化率在94%以上。QC280(GT25000)的仿制已经基本完成。30万吨级船舶的8000 TEU集装箱船发动机可在国内批量生产(国产化和船用发动机的技术引进均可在国内进行)。现在,654.38+百万吨级船舶的动力控制系统完全可以由我国自行开发,国产化率为60。

直径10米的30万吨船用螺旋桨、船用5叶大侧斜螺距螺旋桨、民船螺距螺旋桨可制造并出口日本、挪威等中国各地。

目前国内30万吨及以下的曲轴至少有三种,包括制造曲轴的数控机床,都是以国产设备为主。至于材料,基本都是国内钢厂提供的。

中国与日本、美国等造船强国的主要差距是造船自动化水平低,焊接机器人刚刚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比率不高,造船技术创新力度不如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