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北纬26.9,东经126。
双城,又名双城堡,是中国东北的历史名城,也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据说有“南有辽阳府,北有双城堡”之说。“白山黑水皇帝兴,金元右翼古双城”。八百年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曾在来流河(拉林河)边煮酒谈兵。至今有晋代大河和布达两座古城遗址。
双城交通发达,京哈、拉滨两条铁路,同三、京哈、哈前、哈尔滨四条公路穿境而过,距哈尔滨国际机场仅30公里。松花江干流流经我市永胜、临江两乡,临江乡三村有船站,水陆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双城是中国著名的产粮大县。2005年粮食、豆类、薯类总产量达35.2亿斤,连续13年位居全省前列,连续5年位居全国产粮百强县前10位。以奶牛、生猪、蛋鸡为主的畜牧业实现快速发展,奶牛存栏22万头,家禽饲养18万只,肉牛饲养40万头,生猪饲养10万头,年产奶量居全国首位。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被评为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畜牧业先进县。
双城是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世界500强企业瑞士雀巢公司于1990在我市投资建厂。经过三次增资扩股,总投资从7900万元增加到7.26亿元。鲜奶日加工量达到1500吨。产品形成两大系列,29个品种,72种包装形式。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期扩建,鲜奶日处理能力可达2000吨。新盛蛋禽批发市场是农业部批准的定点市场。每天交易鲜鸡蛋800吨,在国内同类市场排名第二。鲜蛋远销广州、福州、上海、北京等国内城市和港澳地区,并已进入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杭州娃哈哈、台湾旺旺、南京雨润、北京汇源果汁、江苏菊花味精、山东芙蓉集团等一大批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的食品工业企业先后在我市投资办厂,形成了粮食、乳制品、鸡蛋、肉制品四大产业链,大农业-大畜牧业-大加工业-大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被国家评为食品工业强县之星、县域食品经济发展示范县。
双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自1998以来,* *筹集城市建设资金265438+5亿元,铺设白路面190,113.5万平方米,增加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新增排水管道36公里。完成了老城区街巷白色路面铺装、地下排水管网建设、新城区四横八纵路网建设和职教、医疗、客运、农贸、商贸、党政办公、广场文化七大中心建设,极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功能。城区面积从6.25平方公里扩大到16.9平方公里,一个现代化中等规模的哈尔滨卫星城框架基本形成。
2005年,双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5亿元,比“九五”末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8%。人均GDP达到1.79万元(约合21.50美元),年均增长1.5%。“十五”末财政收入超过6亿元,是“九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8.6%。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三次产业比重达到30.3: 35.9: 33.8,第二产业产值比“九五”末提高9.1个百分点,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双城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前十,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域粮食产业强县和粮食经济发展示范县之星,进入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县市之一。
历史的发展
双城是黑龙江省较早的市(县)。早在三四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双城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苏神等先民就分布在这里。公元前2000多年,苏神向舜帝贡献了箭和石头。汉朝称扶余。南北朝初期称布吉伯,后期属布吉伯杜。隋朝属于伯都,唐朝元年(公元698年)以后,伯都属于渤海的贾政家。辽代初属东京道滨江国乌沙扎部。公元10世纪渤海国灭亡,其地为圣女真完颜部。金朝属上京会宁府赵州,元朝属辽阳开元路。明初是努尔干都斯管辖的纳林合卫(拉林合卫)。后来隶属于女真四部之一的呼伦部下属的乌拉部。清初,它属于宁古塔佛塔帮的张静。康熙元年(1662),属宁古塔将军军营。康熙十五年(1676),属宁古塔衙门管辖。雍正三年(1725),是阿拉楚卡副总司令衙门的地盘。清嘉庆十九年(1814),设双城堡统领衙门,这是两城治理的开始。咸丰元年(1851)任裁协领导,设副总经理。光绪八年(1882)设双城市政厅,设理事助民通判,兼掌拉林,旗(满)民(汉)分。光绪三十三年(1907),属吉林省滨江路管辖。宣彤元年(1909),有双城政府。民国二年(1913)为双城郡。民国17年,滨江路废弃,直属于吉林省管辖,为一等郡。1932年,侵华日军入侵,设立伪双城县公署,隶属滨江省。1945 165438+10月27日,双城县民主政府成立,隶属松江省哈南区行政督察办公室。1954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双城归黑龙江省管辖。8月1958,1,松花江社成立,双城县下辖。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市(县级),6月1996年11归哈尔滨管辖。
地理位置
双城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距省会哈尔滨西南3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5 41 ' 126 42 ',北纬45 08 ' 45 43 '。东部和东南部与阿城、武昌接壤;南部和西部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玉树、扶余为邻。西北和北方隔着松花江,面对招远和肇东;东北靠近哈尔滨市。
双城位于松嫩平原中部。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5公里,总面积3112.3平方公里,核面积4668432.7亩,其中陆域面积4343035.7亩,占总面积的93%。水域面积325397亩,占总面积的7%。
国民经济
行业概述:
近年来,双城把招商引资作为振兴工业经济的主要举措,实施大项目招商战略,瞄准世界500强和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着力引进经济影响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大项目,推动招商引资战略升级。三年完成投资项目1.1.7亿元,引进大项目1.69个,实际到位9.39亿元。形成了以雀巢、娃哈哈、旺旺、汇源、菊花、雨润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以哈勃和心悦为代表的纺织业;以三环、华威、仲强为代表的机电、电子行业;以临江油田、程序化工为代表的石化行业:以隆泰利、培奇龙为代表的医药保健品行业;以丁鑫、多多、建恒物流为代表的包装运输服务业;以吉田、荣耀、四季春为代表的饲料工业等产业集团,初步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电、饲料为重点的现代工业发展格局。
全市非公有制企业17548家,其中集体企业866家,合资企业13家,公司10家,股份合作制企业2家,私营企业309家,个体工商户16248家,从业人员38150人。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6543.8+033.6亿元,同比增长23.4%。
农业概述:
双城是黑龙江省第一个积温带。近年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发展重点产业和优势项目,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双城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0亿斤左右,粮食、豆类、薯类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2005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35.2亿斤,总产量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畜产品总量达73万吨,其中鲜奶60万吨,是全国第一大县。农业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雀巢、娃哈哈、旺旺、汇源、菊花味精、南京雨润等国内外知名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影响了全市粮食、乳制品、鸡蛋、肉制品四大产业链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75%的农民已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65%以上的农民收入来自产业化经营。畜牧业保持了持续蓬勃的发展势头。截至2005年底,全市奶牛22万头,家禽18万只,肉牛40万头,生猪10万头。全市有61个畜牧专业村和33个畜牧小区,畜牧业经营规模达到30%。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72亿元,增加值达到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5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0.8%和18%。
财源建设:
双城坚持从市场形势出发,围绕建设经济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依托农业基础优势,深入实施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将县域经济发展定位为“植根种植业、拓宽畜牧业、深化加工业、升华为建设绿色食品城和中等哈尔滨卫星城”, 以城为乡,以工促农,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实现县域经济。 目前,双城已形成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农业经济为基础、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为补充的合理财源建设结构,实现财源建设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200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543.8+04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0358万元。
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平稳健康运行。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9527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公司存款46285万元,同比增长2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3242万元,增长13.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799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7625.5万元,中长期贷款341.45万元,增长8.5%;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1,01.49万元,增长5.8%。保险业稳步发展。2005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机构7家,全年保费收入5377万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84万元;寿险保费收入405654.38亿元,增长68.5%。支付赔偿金885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金额449万元;寿险赔付金额280万元,增长33.3%。
社会事业
教育全面稳步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普通教育学校436所。其中,完全中学7所,高中5所,初中36所,小学313所,学前班75所,职业中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4795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0803人,初中在校生37150人,职业中学在校生940人,特殊学校在校生78人,小学在校生52089人,儿童在校生8246人。全市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为7069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682人,小学专任教师2975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74人。城市儿童入学率为73%;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99.8%;初中升学率99.5;巩固率为98.2%;高中入学率为43%。高考升学率78.6%。
科技市场活跃,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市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9980人,其中初级职称5714人,中级职称3677人,高级职称313人。全市有科研院所11个,自然科学学会30个,农业科技和服务单位30个。科技项目28个。其中,科技攻关项目14项,星火项目5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5项。全年全市举办科技培训班248期,送科技下乡46次,电视讲座30场。30项专利。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个,剧院3个,电影放映单位28个,文化馆(站)28个,图书馆1个,图书8万册,展览馆1个,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台65438个,卫星接收站5个,微波站65438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场馆5个,体育设施12个,专项训练员13个,比赛15场,参赛人数3947人。全市有18个全民健身场馆,各类健身器材342件。经常锻炼的人数为30.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8.1%。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7个,其中医院29个,诊所374个,卫生防疫站1个,结核病防治站1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学校1个。* * *卫生床位1762张,专业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437人,卫生防疫人员43人。婴儿死亡率为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5‰,住院分娩产妇比例为99%。
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截至2005年底,该市总人口为808,829人。其中男性人口410449,女性人口398380,农业人口627259,城镇人口181570。全市出生率为12.3%,死亡率为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企业退休人员9980人,* * *发放养老金4900万元,发放率达到100%,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100%。全市地税部门* * *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9780元,同比增长81%。全年安置下岗职工51,31,城镇登记失业率2.8%。65438+2000名城市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5200名农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医保参保人数9694人,参保率6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3223.3万元,比上年增长24.9%。2001年完成客货运输总量110.7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8%。其中,铁路客货周转量392万吨公里,增长25.2%;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10682万吨公里,增长24.4%。邮电业务总量654.38+000.32万元,比上年增长654.38+08.6%。
通信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底,全市电话总装机容量为128791,比上年增长24.7%。其中,本地电话用户53869户,农村电话用户74922户,移动电话用户145872户,分别比上年增长9.3%、38.8%和24.8%。全市电话普及率为46.7%,移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8部。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耕地总面积3374946亩,其中水田86140.2亩,旱田3273878.4亩,菜地14927.4亩。草地264492.7亩,其中天然草地260429.9亩,人工草地4062.8亩。未利用地总面积690007亩,其中草地47249.7亩,盐碱地1128亩,沼泽地7004.8亩,沙地1770.8亩,其他未利用地1148.7亩。
2.矿产资源
双城是资源贫乏地区,已探明和开采的矿产资源有5种:石油分布在临江、水泉、兴山、万隆等镇,具有工业价值的原油储藏在1200-1500m之间的白垩系地层中。天然气分布在哈尔滨市永胜镇和太平区之间。根据石油调查部门探明石油储量1.5万平方公里,储量达3700万吨。按照每年50万吨计算,可以开采70年,前景非常可观。目前已钻井194口,年产量65438+万吨。石英砂(建筑用砂)主要分布在拉林河流域,年产量约500万立方米,是双城市建筑市场的主要建筑材料。砖瓦用粘土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785.4万立方米,保有储量565.2万立方米,是生产红砖的主要原料。矿泉水是省内稀有的矿产资源,分布在巩峥乡、吴佳镇和农丰镇,储量丰富。
3.水资源
双城三面环水,松花江位于北部,流经四个城镇,全长65公里。拉林河流经南部和西部边界周围的7个城镇,沿我市全长135公里。双城市的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地表水资源一部分是国内地表径流,另一部分是流经的河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全市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为654.38+0.83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3亿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654.38+0.6%。
4.旅游资源
双城旅游资源丰富,双城镇有旅游热线:双城火车站——第四野战军司令部旧址——观农寺翼城胥门楼——承恩门楼——魁星楼——七宝塔道元寺。农丰镇有花果山度假村,农村有兰陵镇有休闲旅游度假村。拟开发的旅游景点有双城镇魁星楼公园、御妹金屋路皇家园林、金城镇金屋路、农丰镇龙牧寺等。双城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商业、服装等网点档次高、条件好,为各界游客休闲、娱乐、购物、住宿提供了方便舒适的条件。
基础设施
松花江双城段长65公里,有45公里防洪标准20年一遇的大堤。拉林河双城段全长135km,有65.54km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的堤防。总干渠199公里,主要支渠54条,友谊灌区332公里,中型石人沟水库一座,任丽、大雅两座小型水库。全市机电井8651口,小井7847口。有两座城市供水厂,日生产能力6500吨,排水管道65公里,排水泵站8座。
1998以来,以建设哈尔滨中等卫星城为目标,加快“一区一园”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由4.4平方公里扩大到18平方公里。开发区共铺设白路面4条5.4公里,铺设排水管道5.3公里,通信光缆4.6公里,安装输电线路8.7公里,完成了区内道路、排水、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五通一平”。新兴工业项目园区新铺设白水泥路面8000延米,排水管道4公里。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了站前广场、护城河、程序农贸市场、金街地下、新城供热管网改造。完成了民俗文化步行街、医疗救助、疾病控制、龙盛购物、幼儿教育等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市* * *铺通乡公路310公里,白铺里程居全省各县(市)之首。村镇建成砖房1万平方米以上;新建乡镇高等级路面26.9万平方米,长度25公里;自来水普及率已达52.1%;农村住房砌砖率达到75.6%以上。
人文景观
主要文化景观有程序门、魁星楼、观音寺、双城火车站、程序公园、希望广场和民俗文化步行街。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就设在双城,“四野”将领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辛开岭战役、三峡江南战役和鲍斯临江战役。大型历史大片《大决战》和电视剧《罗荣桓元帅》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当地习俗和惯例
双城有15个少数民族,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其中满族人口最多。双城垦荒以来,优秀人才大量涌现。拓云部将军和风神将军是清朝的主要将领。科举时代,秀才、举人29人,191秀才。义和团运动1900年义和团时期,义和团镇带领双城人民开展了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放火焚烧了西街天主教堂,在火车站拦下了俄军火车。近代出现了莫德辉、蔡、翟文宣、余等。
一个名人。解放战争时期,“四野”指挥部就设在这里,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程等将领在这里指挥辽沈战役和战役。新中国成立以来,双城人才辈出,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作家刘子成等。
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