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工作有什么好处?

根据所在国(或地区)海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行使进出口监督管理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英语中的“海关”一词,原指商人、人贩子在途中缴纳的一种地方税,具有“买路钱”或港口、市场的“过路费”、“使用费”性质。这个地方税取消后,“海关”二字是指政府征收的进出口税,海关是征收进出口税的政府机构。最早的外国海关机构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希腊城邦雅典。11世纪后,西欧威尼斯建立了以“海关”命名的机构——威尼斯海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各国除了继续在沿海和边境设置海关外,还把矛头指向了内陆水陆交通要道的诸多关卡。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17-18世纪),海关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重视关税的征收,建立了一整套细致繁琐的管理和税收制度。19世纪,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欧洲各国相继撤除内陆关卡,废除内陆关税,基本停止征收出口税。海关历史悠久的发达国家有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德国、日本和美国。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国家长期受到殖民国家的侵略和剥削,经济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和海关不仅以各种方式与发达国家进行斗争,而且将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到自己的现代海关体系中。中国海关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古籍中就有关于“征关并城”的记载。秦汉进入大一统的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发达。西汉丁原六年(公元前1165438),合浦等地设关。宋、元、明时期,广州、泉州等地建立了城市航运公司。清政府宣布开放海禁后,于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四年(1684-1685)首次定名为“海关”,并在广东(广州)、福建(厦门)、浙江(宁波)、江苏(上海)设立四个海关。1840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失去关税自主权、海关管理权和税收收支托管权,海关成为半殖民地海关,长期被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控制,成为西方列强掠夺中国人民的重要工具。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府接管海关,宣告了帝国主义控制的半殖民地海关历史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海关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海关组织和业务,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步完善了海关机构设置。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不同,关税也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关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变化。但对于大多数国家的海关来说,以下职责基本是一样的:①对进出口货物、旅客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出境运输工具进行监督管理,有的叫通关管理,有的叫确保货物、物品合法进出境。②征收关税等税费。很多国家的海关除了征收关税,还在进出口环节征收国内税费,如增值税、消费税、石油税等。一些国家的海关还对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和罚款。(3)调查走私。各国海关部门查处逃避监管、商业欺诈、偷逃关税的行为,特别是走私禁止和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尤其是毒品。每个国家的海关部门都加强了调查。还有的是一些或个别国家海关的特殊职能,如编制对外商品贸易统计、保税管理、海岸巡逻警戒、管理航行、保护版权和专利权等。20世纪初,一些国家在监管传统有形贸易的同时,也监管无形贸易(服务贸易)。许多政府指示其海关执行国际出口管制制度,即管理高科技产品、导弹技术产品、核相关两用产品、化学和生物武器、常规武器、环境污染物和有毒废物、濒危物种和文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国海关有四项职能:监管、征税、走私调查和海关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