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家的超级短篇小说
瓦特又问:“为什么水开的时候盖子会跳起来?”奶奶答不上来。
从那以后,瓦特经常坐在火炉旁仔细观察。他看到水开了,锅里的水蒸气直冲上来,冲上了锅盖。他想:锅盖是水蒸气推的。一壶开水产生的水蒸气可以推一个盖子。更多的沸水会产生更多的水蒸气。它不能推更重的东西吗?
瓦特长大后,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他吸收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2.爱迪生小时候并不聪明,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喜欢刨根问底。有一次,父亲看见他一动不动地躺在草堆里,很奇怪地问:“你在干什么?”小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原来他看到母鸡能孵出小鸡,想自己试试。
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告诉他人不能孵鸡。回家的路上,他一直盯着爸爸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出小鸡,而我不能?”
从此,大家都说爱迪生是个“书呆子”。有一次,为了知道火的奥秘,他在邻居家的谷仓里点了一把火,引起了一场大火。事后被父亲打了一顿。
爱迪生7岁时就去上学了。那时候学校课程很死板,实行体罚。年轻的爱迪生对此非常不满。老师枯燥的演讲引不起他的兴趣。
他功课不好,但脑子里满是奇怪的问题。同学们都说他笨,老师也说他低能儿。在学校学了不到三个月,就被迫退学了。这是他一生中接受的唯一一次正规教育。
爱迪生的母亲亲自教孩子读书写字,不厌其烦地回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有一次,他妈妈给他买了一本《自然读本》,他立刻就被书中介绍的小实验迷住了。他在家里成立了一个小实验室,把所有的零花钱都花在实验用品上,一有时间就做实验。
爱迪生11岁的时候,成为了火车上的报童。在列车长的允许下,他在行李车的一个角落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小实验室。
有一次,火车的震动把一瓶黄磷打翻在地,起火了。火焰在行李堆上熊熊燃烧。爱迪生赶紧脱下衣服打耳光,拼命喊:“快灭火!”每个人听到声音都赶来了,并及时把火扑灭了。售票员勃然大怒,打了爱迪生一耳光,并把他所有的实验用品扔出了车外。爱迪生的右耳聋了。
后来,爱迪生成了夜间操作员。一天早上三四点钟,他下了班,拎着白天从二手书店买的几十本书回到住处。正在巡逻的警察远远地看见了他,怀疑他是个小偷,大声叫他停下来。不幸的是,他是聋子,听不见,但他仍然匆匆前行。警察以为他要逃跑,急忙开枪。
当呼啸的子弹从他耳边飞过时,爱迪生停了下来。警察追上了他,一问才知道他是聋子,身上带的全是旧书。他喘着气说:“你很幸运。如果我枪法准,你就白丢了性命!”
爱迪生因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而受到全世界的尊敬。1922年入选12第一位美国当代大卫。
贝尔是发明电话的人。他于1847年出生在英国。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和他的父亲一起教聋人。他想制造一种能让聋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条线路上传送多份电报的装置——多任务电报,萌发了用电流把人的声音传送到远方的想法,让千里之外的人可以面对面交谈。于是贝尔开始研究电话。
那是6月2日,1875。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任务电报。一次偶然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在沃森的房间里,有一个弹簧粘在电报机的磁铁上。当沃森把它拉开时,它震动了。
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他房间里电报上的弹簧震动了,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
贝尔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他想:如果一个人对着一块铁说话,声音会引起铁振动;如果在铁片后面放一块电磁铁,铁片的振动必然会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大小电流。
这种波动的电流沿着电线传到很远的地方,那么远处的类似设备上不会出现同样的振动和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着电线传到很远的地方。这不是梦寐以求的手机吗!
贝尔和沃森根据这个新想法制造了电话。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了贝尔的腿上,导致他大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这句话通过电线用电话传到沃森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专利权人。
贝尔一生获得18项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项专利。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在地下或挂在空中,并连接到房屋、村庄和工厂...这样,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直接打电话。今天,贝尔的愿景已经成为现实。
4.贝内迪克图斯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一个偶然的机会触发了他的灵感,让他研究制作了“安全玻璃”。
那是在1907。一天,佩内托斯正在实验室整理仪器,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玻璃瓶。这就是结局!然而,令他惊讶的是,瓶子并没有碎成碎片,而是出现了一些裂痕。他拿出一个洗好的瓶子,轻轻地摔在地上。
这一次,玻璃瓶被砸得粉碎。为什么两个瓶子差别这么大?本尼迪特斯很难找到答案。
几天后,报纸上登出一则车祸取消,飞溅的玻璃碎片击伤乘客,使贝尼代托深感悲痛。他不禁想起了那个破瓶子,决心要把它弄个水落石出。
他又找到了瓶子,仔细观察起来。原来是一个装了一些药的瓶子。药物蒸发后,在瓶子的内表面形成一层坚韧而透明的薄膜。好像就是这个膜保护了瓶子。
经过多次实验,他终于找到了一种附着力强、透明度好的合适涂料。后来他用涂料把两层玻璃粘合在一起,发现其防破碎的性能更好。就这样,“安全玻璃”终于诞生了。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正致力于葡萄球菌的研究,这是一种可以致病的细菌。为了研究这种病菌的生活习性和致病机理,有必要对其进行培养和观察。
当时的设备比较简陋,工作是在一个闷热潮湿的老房子里进行的,实验时需要多次打开培养皿,所以培养皿里的培养物很容易被污染。
有一次,弗莱明打开培养皿观察细菌,意外发现培养皿口上长出了蓝绿色的霉菌,而在霉菌旁边,葡萄球菌被融化,出现了清澈的水滴。为什么蓝绿色的霉菌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将其消灭?
弗莱明紧紧抓住这个“偶然”的发现,全力以赴研究这种蓝绿色的霉菌,最终找到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并进一步发现它对其他病菌也有杀灭作用。
1945年,发现青霉素的弗莱明与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开发青霉素化学物质的德国化学家钱恩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