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声频发生器的各地的使用

植物声频技术是一项成熟技术。经过十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证实它在多种农作物、蔬菜、花卉和果树上具有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减少化肥用量、抗病虫害、提早成熟、延长储藏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效果。现举例说明下。

目前,植物声频发生技术已在美国和我国的北京、福建、广东、新疆、青海、山西、山东等地开始示范应用,从1995年至今,在国内外的30多种农作物、蔬菜、花卉和果树上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玉米经声频技术处理后,苗高增加17%以上,穗长增加22%以上,成熟期提前7—10天,增产达38%以上;在温室试验中,3种生菜经声频处理后平均重量增加45%以上,田间试验增产40%以上;草莓经声频处理后,含糖量增加24%以上。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在全省设施农业技术示范点上应用植物声频控制技术,作物产量增加10%以上,作物品质、抗病性明显增强。

①在青岛崂山茶叶、黄色茶叶试验茶叶可增产60%,取得明显效果,已有7篇论文和报告在美国杂志上发表。

②新疆建设兵团科技局使用植物声频发声器使棉花增产30%。6年试验该项减少化肥25%。

③湖南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5期的试验,声波处理还减轻了水稻纹枯病危害,发病率少,减少25%化肥用量。袁隆平院士写道“该项技术应用前景广预期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明显,建议立项资助。”

④内蒙河套大学合作,在冬小麦上进行了3年田间试验,增产高达17%。主持该项试验的年轻教师郝水源并以此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已通过答辩。

⑤蔬菜一般增产在20-30%,高的可达60%。

如今,植物声频发声器,已经在安溪铁观音茶树上大量的使用。八马、年年香、魏荫、大明山茶厂、清云山茶厂、举源合作社等等十几家的茶厂及合作社在使用仪器之后,在茶树上取得明显的效果,茶叶变厚、颜色深绿、虫害明显减少、并取得一定的增产。

植物声频技术是建立侯天侦及其研究团队所创立的植物系统新学说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的。迄今,植物声频技术已经在国内外进行了16年(美国5年,国内11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并于1998年获得美国发明专利发明

植物声频发生器的安装和使用非常简单,由于植物声频发生器向四周发出的声波是等强度的,因此应安置在作物或温室的中心位置,为防止受潮,应在地面上搭建一个支座,置于其上,根据条件接通直流或交流电。可根据不同作物及当时的温度和湿度,选择不同频率的波段(详见下表)。音量调节到距离植物声频发生器远端的声强为40—50dB(人站到植物声频发生器最远的地端能听到即可),一般每周使用4次,每次3小时,以清晨太阳出来后开始进行为宜,避免中午最热时使用,最好是在上午7到10点。使用声频发生器时,宜同时辅以光合促进剂。

植物声频发生器波段选择表

波段 使用条件

1 气温10—20℃

3 气温20—25℃

4 气温25—28℃

5 气温28—30℃

7 气温30—35℃

8 气温35-40℃

2 浇水后且气温在10—25℃

6 浇水后且气温在25—30℃

7 浇水后且气温在30-40℃

如今第二代的植物声频发声器,采用全自动太阳能的运行模式,更加减少了人们的劳动力,只需让仪器在有太阳的情况下工作3个小时,仪器将自动关闭运行,之后只需人在将其取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