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80年前还有碰撞测试。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车辆的安全性能,因此诞生了许多与车辆相关的安全协会,通过碰撞测试来判断车辆是否安全。我们熟悉的IIHS和E-NCAP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而我们熟悉的中国“五星批发部”C-NCAP成立于2006年,近几年中国保险研究院也成立于2016。所以大多数人会误以为碰撞测试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出现的,但其实碰撞测试的历史已经超过八十年了。

早在1938,奥迪前身“汽车联盟”的品牌工程师就使用过DKW?F7从山坡上推下来,测试车辆的抗冲击力。多次翻跟头后的DKW?F7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身体,引擎也能正常运转。正是这种前所未闻的碰撞试验造就了DKW?F7是出了名的,1398的这次碰撞测试比今天的测试要简单,但就是这个简单的测试,开启了碰撞测试的长河。

1959年,奔驰推出了底盘代号为W11的豪华车220、220S、220SE。在这款车系列中,奔驰的工程师贝拉·巴尼(Bella Barney)首次使用了自己的安全车身结构设计:通过在车辆前后部设计缓冲区,在碰撞中吸收碰撞的能量。对于这种安全的车身结构技术,奔驰早在1951就提交了专利文件,并在1952注册了专利,可见奔驰在当时的造车理念上是领先的。

同年在这台W111上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实车碰撞试验。1959,10年6月,奔驰在德国辛德尔芬根举行了首次车辆固定障碍物碰撞测试。一辆满载假人的W111高速撞向一个重17吨的固定障碍物,还进行了车辆侧翻、追尾等其他测试。当时碰撞试验的车辆牵引系统并不可靠,于是当时的奔驰工程师菲亚拉发明了蒸汽推进装置,在轨道上安装一个充满260℃的高压蒸汽罐,通过打开阀门推动车辆在轨道上行驶。

在车辆碰撞试验中,假人其实早在1949年就已经存在,当时用于军事试验。随后,汽车厂商也注意到了假人的重要性,于是在1968年,通用开发了第一代混合动力I型假人,之后又开发了第二代产品,在1972年,混合动力II型假人被美国监管机构采用为碰撞测试的标准假人。

可以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车辆碰撞很少是100%正面碰撞,大部分车辆碰撞都是偏置碰撞。1975年,奔驰开始研究偏置碰撞。1993年,奔驰以车辆60km/h的50%偏置碰撞测试作为新车的研发标准,E-NCAP随后借鉴了奔驰的碰撞测试方法。2012实施了大家熟悉的25%偏置碰撞,很多车型措手不及。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