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姓名:27。说说笔名。
自五四以来,凡是有机会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人,几乎都用假名。很多人的笔名不止一个,很多作家甚至笔名多到很难完全统计出来。比如茅盾用了大概90个笔名,他最响亮的名字茅盾也是他的笔名之一。还有鲁迅先生,用了多达128个笔名。如果把他的一个笔名整理一下,也就270多字。如果加上标点符号,一篇完整的短文就够了。
文艺工作者之所以大量使用笔名,自有其原因。这个问题虽然不是什么严肃的学术话题,但是我们随便聊聊还是很有启发的。
笔名的定义是作者发表作品时使用的别名。作品是作者劳动的果实,智慧的结晶。再说了,有了拥有大量读者的机会,为什么作者还要用假名掩盖自己的真实姓名呢?
第一个原因是环境所迫,比如舆论环境,政治环境,都是很重要的原因。以中国为例,中国古代文学的概念与现代文学大相径庭,现代文学包括一切以书面形式写成的书籍,以及哲学、政治、历史著作,而“纯文学”则有所偏颇,被排除在正统文学的概念之外。比如小说等作品被认为是小技巧,非正统,剧本、笔记也是。这样,自以为是、爱面子的文人有了创作的兴趣和冲动,却不再有勇气用真名写作,于是用假名来代表。比如《金瓶梅》这部影响深远、批评不一的文学巨著,作者署名为“兰”但其真实姓名,许多文艺理论家研究考证多年,至今仍一无所获,甚至可能被永远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况且国外也有类似的东西。从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把写剧本视为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这种社会风气使得许多剧作家不得不匿名,用笔名签剧本。即使是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也不得不屈服于这种世俗的偏见,经常用笔名发表作品。莎士比亚去世后,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后人编纂的,但也有部分作品是当时用笔名出版的,无法确认是否为莎士比亚所写。同时,据研究者推测,莎士比亚全集中收录的个别剧本很可能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而是其他剧作家用笔名发表的东西,因与莎士比亚作品相似而被错误收录。
除了政治环境,鲁迅先生显然是个典型。他生活在“习惯了春天的长夜”的黑暗中。虽然他有勇敢的战斗精神,但他不主张赤膊上阵。为了自救,为了能够与反动黑暗势力“硬碰硬”,他经常要用变换的假名来逃避* * *新闻检察院的起诉。况且王老师“把别人的咖啡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写得多,短战记也多,也就不足为奇了。他有100多个笔名。
第二个用假名而不用真名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害羞”。比如初入文坛、志向高远的青年作家,一开始就有机会发表作品。他们虽然兴奋,但也怕文章写得太不成熟,甚至担心会影响自己以后的声誉,所以用笔名来写作品,以免以后因为作品不成熟而脸红。还有一种人,明知自己写的东西不可能高雅,甚至低俗,但出于各种不可告人的原因或目的,仍然不署* * *名发表,随意取笔名。
还有一种作者,生性淡泊,不以追名逐利为嗜好,却有写作绘画的嗜好。我们就这样写下去吧,找个笔名当外衣,追求一个“求全”的爱好,而不是“文大”。
不过笔名本来就是文人雅士,或者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有些作者认为自己的真名并不理想,所以在创作时不可能找到笔名。很多作家一旦有了好名字,就不想改了。最终,他们的笔名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但真名却被遗忘了。著名作家三毛就是一个例子。小时候,中国大陆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的系列漫画《三毛流浪》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最早进入文坛,也就是以三毛的名字在文坛成名。她的真名“陈平”几乎无人知晓,甚至她的父母最终也不再在公共场合称她为陈平,而是叫她“三毛”。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笔名最多的作家。在此,我们以王先生的笔名为契机,分析作家笔名的丰富内涵。
鲁迅原名周,字,后改名。1918年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名字,他自己也解释了这个笔名:第一,他母亲姓鲁,是同姓国;其次,取虚心、上进心之意,愚者先飞。
鲁迅一生爱恨分明,这也体现在他的笔名上。
比如他有韦索、桃追、伏麦等笔名。据《黄帝内经》记载,古时候,神荼和两个神仙兄弟都有捉鬼的本领。他们经常在独朔山的桃树下检阅数百只鬼,还把一些没心没肺的鬼用卫索捆起来喂老虎。根据这个传说,我国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门上挂两块红木板,买二神的名字,是为了辟邪。这两块桃木叫做桃球果或桃符。显然,王先生以卫索、桃追、伏麦为笔名,显示了他为民除害、伸张正义的理想。
鲁迅先生还有个笔名“雪”,颇有深意。当时的教育总长张推崇文言文,反对白话文运动,并以“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为例写了一篇文章。可惜他把战士的“书生”误解为书生。鲁迅为此写了一篇《两个桃子害死三个书生》的散文,以“雪”为笔名发表。意义和文章是相互关联的:对三个学者来说。
一般来说,笔名往往是作家自主选择的,与他人无关。但在现代文坛,两个人因为特殊的关系,同时取了两个含义相关的笔名。这两位是肖军和小红。
萧军,原名刘,出生在一个草林之家。他从小就是个战士,意志坚强,好斗。萧红,原名张颖,20岁时离家出走,反抗包办婚姻。后来,两个对文学有着相同爱好的东北年轻人走到了一起,都来到了上海。为了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萧红和萧军被命名为“小红军”。萧军后来干脆改姓萧,子女也跟着萧。
翻开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著名的茅盾、郭沫若、巴金、曹禺、沈从文都是笔名。郭沫若原名郭开真。他的家乡在四川省乐山县。大渡河和雅砻江横穿乐山。这两条河的古称是水和沫水。郭沫若用这个笔名来表达思乡之情。
曹禺原名,其姓“万”写为“万”。曹禺以谐音“曹”为氏,以草头下的“虞”为名,用断字谐音的方法得到曹禺的笔名。老舍原名舒庆春,原名佘雨。他取了自己姓的一半,字的一半是佘语二字,加上一个惯用的称谓“老”,得到一个笔名。
现代著名作家大多都有留学经历,对外语相当精通,这也体现在他们的笔名上,如陈独秀的笔名“C C生”,朱自清的“P S”,茅盾的“M D”,郭沫若的笔名“艺龙”,都是西化的形式。
笔名不是中国作家的专利,外国作家使用笔名的历史比中国作家长得多。汉语词汇“笔名”本身就是笔名。在英语中,笔名写成pen name,简单翻译为笔名。
许多著名的外国作家以笔名流芳百世。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得·斯科夫。少年时期的生活非常艰难,早年四处流浪,做过学徒、搬运工、秤工、面包师等职业。1893年,他在《高加索日报》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麦卡德·丘德拉》。在考虑名字的时候,他回忆了自己经历过的磨难,于是用了“高尔基”这个笔名,意思是“最大的痛苦”。
“愿和平与你同在”是乌克兰犹太人常用的问候语。一位著名的作家出生在这个地方。他的真名是肖洛姆·拉宾诺维奇。肖洛姆在遭遇不幸后移居美国,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并以“肖洛姆·阿莱汉姆”为笔名,意为“和平与你同在”,表达了作家对下层人民的真挚感情和深切祝愿。
巴勃罗·聂鲁达,智利著名诗人,原名里加尔多·雷纳斯,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年轻时酷爱缪斯,写了很多诗,但奈翁对诗并不以为然,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爬虫”。里加多不想惹父亲生气,他也不想停止耕作。他想到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用笔名发表诗歌。因为他读了捷克作家扬·聂鲁达的一部小说,印象深刻,而智利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位捷克作家,所以他干脆用了“聂鲁达”这个笔名。
分页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