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富生活全文阅读“皮蛋仙女”对财富生活的仙女般的爱
从皮蛋仙子到保健品之王
余巧贤是浙江省义乌市城西镇蒋木堂村人。他的父母是农民。15岁,初中毕业的余巧贤,因为家境贫寒,被迫过早步入社会。做日工和采摘茶叶,余巧贤靠此谋生。后来,她选择了卖皮蛋。首先,她挨家挨户收集鸭蛋,加工成皮蛋,在十几里外的城里卖。后来,她去农村的销售点和城市的杂货店卖她的皮蛋。生意慢慢做起来,三年后,于巧贤成了远近闻名的皮蛋专业人士。因为她年轻英俊,人们称她为“皮蛋仙子”。
卖皮蛋挖到了第一桶金,余巧贤对自己的业务技能很有信心。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一出,于巧贤就在副食市场摆摊。然后,才华横溢的于巧贤看到了保健品市场的巨大商机。凭着一股子魄力,她在1995年3月只身前往成都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糖烟酒交易会,成功将“金日”和“万吉”两个品牌的总代理权揽入怀中,一路成为国内外800多个品牌的总代理,成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品牌代理的“鼻祖”。在中国的保健品行业,人们说起义乌市场的“于姐”还是要竖起大拇指。
生命的飞跃起源于曹宪。
在商界摸爬滚打20多年,余巧贤经历了人生的四次转折。
1990是第一个转折点。那一年,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做了三年的余巧贤,跟着一群温州人到了广州。
“到了广州,我就傻了眼。副食可以这样卖。”于巧贤说:“花生和四季豆在义乌是一麻袋一麻袋卖的,但在广州,所有的食品都是小包卖的。包装相当精致,价格出奇的贵,但是卖起来却出奇的好。她把带的钱都换成了各种小包装的食品,一到义乌就被抢光了。
此后,余巧贤频繁穿梭于义乌和广州之间,生意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到1994,于巧贤已经是义乌小商品市场最大的老板之一了。
第二次转折发生在1995,她走上了品牌产品的代理之路。七八年前的义乌,从事经销代理的人还很少。但再大的代理商,主动权都在厂家手里,最终还是要看别人的脸色。随着工厂直销、连锁配送中心等现代营销方式的出现,代理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于是于巧仙想到了自己办厂,自己打造品牌,这成为了她人生的第三个转折点。
1997 1,于巧贤创办的第一家公司——今天的康宝健品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短短几年,公司已拥有花红阿胶胶囊、芦荟胶囊、壮骨粉等六大拳头产品。
“我的第四次转折对我来说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次,因为我选择了‘曹宪’。”余巧贤笑道:
所谓“曹宪”,学名“铁皮石斛”(又名干铁皮石斛),位列“中国九大曹宪”之首,被百姓尊为“救命的曹宪”。由于极其特殊的生长条件,自然资源濒临枯竭。1987,被列为国务院重点保护药材之一,也是野生植物制成的保健食品中唯一受有限保护的珍稀中药材。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日本和欧洲的专家们努力了几十年,都没有成功,所以在药学上也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但要解决这个“哥德巴赫猜想”并不容易!不仅投资巨大,成长周期长,而且成活率低得惊人。三五年后,很可能就空了。
但于巧贤有一种见了就不回头的倔脾气。1997年9月,她聘请了有着“中国研究铁皮石斛第一人”美誉的原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张志国教授为技术负责人,在义乌成立了铁皮石斛研究所,一群人在义乌城西一个砖瓦厂的废墟上工作。后来,于巧贤成立了浙江森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入科技研究。
一年多下来,累计投入近500万元,铁皮石斛的茎只长了几厘米。她不知道:这件事还有希望吗?铁皮石斛真的有人们说的那么难种吗?带着这个问题,于巧贤来到了上海中医研究院。
听说余巧贤是铁皮石斛。研究所的一位专家随口问:“存活率是多少?”"98%。"几个专家吓了一跳,立刻拿着笔记本围了过来,围着余巧贤提问,让她大吃一惊。
一个月后,专家们来到义乌石斛研究所。看到幸存的“草”时,上海的专家们非常激动:他们花了五六年时间,却没有在田间培育成功。余巧贤在其中成功了一年多,上海的专家们惊叹不已。
400个日日夜夜的心血没有白费。在解决了铁皮石斛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后,从2001开始,森宇公司在金华和义乌种植铁皮石斛,一举解决了铁皮石斛资源短缺的问题。2003年,珍稀药材铁皮石斛。2000年森友被选为“国家药典”标准.2004年,森山田凤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得专利。
铁皮石斛的研发成功,震惊了中医药界和国内外顶级权威专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卢永祥带领20多位中科院院士实地考察,大受好评。他对于巧贤说:“你要想把铁皮石斛产业做大做好,把产品推向市场,造福人民,有什么困难我就让中科院的专家帮你解决。”
如今,森宇的铁皮石斛基地已达1,000多亩(1亩约为1/15公顷),承担着国家“十五”计划。公司开发的“森山”铁皮石斛颗粒和胶囊系列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在保健品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于巧贤的浙江森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森宇实业公司、森宇制药公司、森宇生物工程公司、深圳金之康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香港花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全资子公司,其中仅田凤豆销售额就超过10亿元,于巧贤成为商界奇女。
习字湖畔闻香识梅。
2003年,由于铁皮石斛的中介,于巧贤有幸结识了国际名人陈香梅女士,并留下了三个关于向梅的故事。
近年来,致力于中美民间文化交流的陈香梅对祖国神奇博大的中医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曾多次向其在中国的私人秘书陈先生提及,希望能在中国找到一位从事中医药文化研发的合作伙伴,将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在海外推广和发扬光大。
有缘千里来相会。2003年8月,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陈老师偶然听到了于巧贤破釜沉舟种下“曹宪”的传奇创业故事,顿时产生了想进一步了解这位“江南仙子”的强烈愿望。他赶到义乌,找到了于巧贤,听这个口齿不清的“仙女”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了她种植“仙草”的故事。
这个讲座,不知不觉,持续了八个小时。陈先生抑制不住他的激动:“你就是向梅女士要找的人。”他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美国的陈香梅女士,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向梅女士听后非常高兴,请他尽快确定合作的形式和框架,并立即着手安排她与于巧贤的会面。她想见见与她心心相印的“江南仙子”。
很快确定了合作的内容、框架和形式,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进展非常顺利。2003年9月,作为合作结晶的“向梅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在朱丹溪的故乡义乌宣布成立,总部设在杭州。研讨会将致力于祖国中医药文化的探索、挖掘、研究、推广和提升,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2003年6月5日至10月38日,陈香梅女士应邀出席了在成都举行的中国西部博览会开幕式。她专程去了杭州,重游了她和陈纳德将军定居的美丽西湖,见到了多年的老朋友于巧贤。
陈香梅非常激动,一个私营企业有如此远大的志向和宏伟的蓝图,甚至说:“这不简单,这不简单!你正在书写一个新的传奇。”临别之际,陈香梅拉着余巧贤的手说:“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曹宪的故乡,去探寻曹宪的奥秘。”
时光荏苒,重逢的时刻即将到来――这是2004年5月,于乔娴和陈香梅在上海风景如画的黄浦江畔重逢。自从与森山结缘并担任公司名誉董事长以来,陈香梅一直对森山田枫门情有独钟。
65438年10月23日,于巧贤专程来沪祝贺陈香梅女士60、80岁生日的社交活动。
临走时,于巧贤向陈香梅汇报了森山铁皮枫斗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向梅中医药文化研究会的运作情况。“世纪大厦,森宇集团新总部,位于杭州拱墅区,高度21层,已经开始规划,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未来,杭州将是公司的总部和R&D、出口、营销和文化基地,金华将是生产基地,而义乌将是物流和种植基地。”于巧贤说。陈香梅听了非常高兴。她语重心长地嘱咐:“祖国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任重道远。你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我会一直关注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