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茶色素的作用机理

1,玉竹茶色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1)能增强免疫器官重量,解除骨髓抑制,增强免疫器官功能,促进免疫细胞形成。

⑵增加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强直接杀伤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

⑶能增加B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数量,通过增加抗体含量增强中和毒素的体液免疫。

⑷保护人体免疫系统。免疫功能下降→体内自由基增多→加重免疫系统损伤。玉竹茶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可以防止自由基对免疫系统的破坏,保护身体。

5]抗干扰,稳定免疫调节。临床实践证明,玉竹茶色素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且极其稳定准确。即使在干扰免疫功能(如动脉硬化)的情况下,仍能稳定免疫调节机制,对于免疫力低下和有抵抗力降低因素的中老年人,维持抗病能力非常重要。

2.玉竹茶色素能调节免疫功能紊乱。

⑴玉竹茶色素能抑制免疫机能亢进(过敏反应)。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过敏性疾病逐渐增多且年轻化,其原因与免疫异常有关。过敏反应可分为四种类型:

I型:IgE(反应性元素)——使致敏机体释放组胺、慢反应物(SRS-A)、激肽等过敏活性物质,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毛细血管扩张。严重者出现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轻者出现局部过敏反应(哮喘、荨麻疹)。

ⅱ型:IgG-肾小球肾炎。

ⅲ型:IgM-心内膜炎、血管炎、胰岛素反应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都与此类型有关。

ⅳ型:T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的结核病、麻风病等传染病。

实验表明,低浓度茶色素可降低IgE水平,减少组胺和SRS-A的产生,激活cAMP酶增加环磷酸腺苷浓度,抑制组胺释放,停止过敏反应。

⑵玉竹茶色素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引起的肿瘤。

肿瘤细胞形成的过程分为:

在启动阶段(正常细胞癌变)-促进阶段(癌症形成)-增殖阶段(癌细胞快速增殖),玉竹茶色素在三个阶段都对肿瘤有抑制作用。

a、竹茶色素可以在启动阶段的细胞分化初期去除癌细胞,防止细胞异常繁殖。玉竹茶色素通过诱导癌细胞自杀来阻止启动期的延续,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突破。

b、玉竹茶色素对促进期的癌细胞有三重杀伤作用。一方面,肿瘤细胞被T细胞亚群直接杀伤:CD4、CD8、CD3、NK细胞;另一方面,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可以直接攻击和破坏肿瘤细胞;另外,肿瘤细胞被B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溶解。

c、玉竹茶色素可以防止癌细胞的增殖。在增殖阶段,肿瘤不仅像啃噬一样向周围组织扩散,还会通过淋巴和血液向其他组织转移,特别是血流速度变慢时,更容易扩散。玉竹茶色素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微循环,延缓癌细胞转移,从而阻止肿瘤扩散,控制疾病发展。

d、对于癌症晚期患者,在综合放化疗过程中,玉竹茶色素可以缓解骨髓抑制,增加血细胞,控制感染,改善贫血和出血,提高免疫力,达到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e、茶色素对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唾液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异常细胞的增殖,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处于高粘、高凝、低流量状态,导致微循环障碍。玉竹茶色素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

F.茶色素对各种肿瘤的临床效果如下:

①胃癌癌前病变:中重度肠化生改善明显,总有效率93.75%;

②胃腺癌:抑制胃腺癌细胞系MKN-45,抑瘤率50%以上;

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诱导HL-60细胞凋亡,有效率为42.91%;

④恶性肿瘤的放射增敏:茶色素联合放疗有效率为68.2%;

⑤恶性肿瘤血清标志物:茶色素可显著降低作为恶性肿瘤标志物的血清唾液酸,降低率分别为:乳腺癌13.7%,肺癌18.2%,肝癌21.4%,胃肠癌22.3%。

3.在治疗免疫缺陷方面,玉竹茶色素对HIV逆转录酶、HIV 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成为治疗艾滋病的新希望。本章开头已经提到了广义的茶色素,是指茶树中的色素成分和冲泡成茶后形成茶汤颜色的色素成分。不过,本书重点介绍的茶色素是狭义的茶色素的一种。那么,这种狭义的茶色素是什么呢?是怎么形成的?

早在1959年,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就研究了茶叶中儿茶素的氧化产物,最终完成了产物的理论研究并确定了分子结构式,命名为“茶色素”。

事实上,所谓茶色素,即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氧化聚合生成的水溶性、小分子、酚类氧化聚合物,是一种具有极高生物活性的药用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茶红素是茶色素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占茶色素总量的85%以上。

那么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作用是什么呢?根据医学专家的说法:

该毒素具有抗凝血、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加速血液代谢、提高血细胞携氧能力的作用。

茶红素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脂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抑制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酶和各种细胞的DNA、RNA聚合酶的活性,溶解血管沉积物。茶褐色素具有增加血管韧性和弹性、修复血管内膜、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茶色素独特的多重药理作用,可完全抵御心脑血管疾病的七大危险因素,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将成为新一代绿色理想的心脑血管疾病根本治疗药物,是心脑血管疾病药物领域的重大突破。

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国际医学、生物和制药领域,其巨大影响更深入到许多相关领域。茶色素的发现无疑给了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束曙光,带来无限希望。但是茶叶中天然的茶色素含量很少,以前的提取技术非常复杂,相对落后。每吨茶叶只能提取0.6 ~ 1.6公斤,产量极小。

由于茶色素的生物活性高,结构稳定性差,时间和温度很容易改变其生化特性,导致功能和功效减弱,对储存条件的要求极其严格,所以茶色素非常稀少,价格极其昂贵。这些制约因素极大地限制了茶色素的推广应用,因此茶色素被世界医学界誉为“医药中的绿金”。

我国对茶色素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茶色素的提取技术不断完善,其产量、质量、生物活性和稳定性都有很大提高。茶色素不断丰硕的科研成果,使这个曾经的“贵族”能够作为造福普通百姓的基础药物服务大众。

茶色素作为最新一代的纯天然药用成分,具有广泛的治疗和保健功能。经临床验证,服用4800次不仅有效,而且无毒副作用。这些独有的特点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发达国家医学科技最前沿的“国际竞争课题”。

早在1993年,中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提取“绿金——茶色素”的现代化生产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茶色素”产业化的国家,并获得了发明专利。

这是茶药现代化的里程碑式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