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阴极材料的价值
第一,新能源汽车的好处确定性很高。
毫无疑问,在所有的汽车细分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是最受益的细分市场,其核心因素在于其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来自于政策驱动。
由于传统柴油车消耗大量化石能源,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的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限制或终止柴油车的计划。比如德国、法国、英国、挪威、荷兰等国家都出台了禁止销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按照他们的计划,2025年到2040年左右基本实现禁售燃油车。
中国也在考虑这个时间表,有些地方已经先行先试。比如海南也准备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
这些政策红利将直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推进“节油”和“以电代油”将是中国汽车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细分市场会受益?通过下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分析,可以清晰的得出答案。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包括电池四大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电池管理系统(BMS)、锂电池生产设备、电机材料,以及上游的铁矿石、有色金属行业。中游包括电控、电机、电池等零部件,下游是整车。
新能源汽车内部部件中,“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构成了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力总成系统。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中,动力电池占40%以上,是新能源汽车中最高的部分。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引爆点
2065438+2007年4月,三部委发布的《汽车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动力电池比能量达到300Wh/kg以上,系统比能量达到260 Wh/kg。截至目前,目录中的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客车平均能量密度仅达到140Wh/kg,专用车平均能量密度不到130Wh/kg,与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由于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主要取决于正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匹配,目前常用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已经达到300mAh/g以上,而常用负极材料的比容量都在200mAh/g以下,差距主要来自于正极材料,因此提高正极材料的比容量是目前提高动力电池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四,正极材料有巨大的空间。
正极材料主要为电池提供锂离子,决定着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和应用领域,其成本占整个动力电池的40%,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
市场上常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磷酸亚铁锂、锰酸锂、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其中三元材料又分为镍钴锰NCM和镍钴铝NCA。镍钴锰材料根据Ni、Co、Mn的不同比例进行分类,主要有NCM333、NCM523、NCM622、NCM811。镍含量越高,比能越大。
据高科锂电池统计,2018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71万吨,同比增长30.4%。产值531.5亿元,同比增长27%,处于高景气周期。
据高科锂电池统计,2013.7万吨(占比50%)正极材料全国出货量中,磷酸亚铁锂5.6万吨(占比21%),钴酸锂5.4万吨,锰酸锂2.5万吨。最近,三元材料已经取代磷酸亚铁锂成为增长最快的正极材料,并且出货量最大。
因此,在各地推动汽车消费的过程中,正极材料在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大幅增长的景气周期中呈现爆发式增长。
笔者认为,在中美贸易谈判的相持阶段,内需将继续扩大以抵御外部不利因素。在此背景下,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内需将被充分挖掘,以正极材料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将在此过程中迎来结构性机会。
动词 (verb的缩写)正极材料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