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老院子景区有哪些亮点?
渔村文化区
太阳落山在院子前的大榕树下,光影稀疏跳跃。远处,地平线上的渔船满载而归。“丝绸之路三千里,中华文明八千年。自汉代以来,丝绸之路上各国交流频繁,民族文化丰富。闽南地区东临大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人很早就开始发展贸易和海外贸易,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以海上丝绸之路所在地为依托,生动描绘了百年前闽南渔民的平凡生活场景,将所有场景用故事串联起来,多角度展示了闽南特色民俗文化和南洋文化,诠释了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岁月沧桑和厚重的人文历史。
妈祖文化区
高达32.3米,三面妈祖
闽南沿海村民大多出海,但他们的海洋生活有风险,所以大多崇拜神灵保护。尤其是航海家靠“妈祖”导航,安慰旅途,祈求平安。妈祖是海峡两岸人民真心信仰的海神。闽台一体,信众如鲫鱼过江。所以才有了“哪里有海水,哪里就有华人,哪里就有妈祖”的真实写照。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有独特的“三面妈祖”水中大型动感音乐景观,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妈祖像高32.3米。新颖的灯光、音乐、舞美、移动平台的巧妙结合,将吸引海内外众多妈祖信众来此朝拜。
南洋文化区
明末至清末的历史时期,国内战乱不断,人民水深火热。闽粤当时心慌,穷。为了谋生,改变命运,躲避战乱,闽南民众开始向南阳进发。在闽南,《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几乎家喻户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歌是闽南人“爱拼敢赢”性格的写照。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生动地还原了闽南人“下南洋打拼”的生动场景,以及南洋打拼后回乡的爱国情怀。翻开历史的一页,当我们探寻闽南人的足迹时,不仅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爱必胜”的精神,更能深切感受到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中西文化的融合。
闽南文化区
闽南文化是一代又一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和创造的,吸收和采纳了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点和合理因素,有机地孕育和发展成为其体系。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园立足闽南,生动再现闽南特色民俗文化。全村长桌宴,重建宗族祠堂祭祖,闽南独特婚俗,土城休闲娱乐、打花灯等游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闽南。
祖先文化区
炎黄子孙
中华文明。姓氏最早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其* * *祖先是炎黄皇帝,华夏子孙产生了一万一千多个姓氏。历史上,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多次发生内乱、战争和北方民族的入侵,流民开始进入福建,成为闽南的原始先民。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公园溯源于中华姓氏文化园,包括祖宗堂、世祖宫、姓氏源流堂、家训堂。通过祖宗和姓氏的联系,凝聚了中国人的力量,也让游客受到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怀熏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祖先的美德,放弃我们的友谊。"
建筑文化区
一缕微风吹过,油漆剥落的木门悄然打开。红砖古建筑是闽南传统民居。在闽南话中,“厝”是一座房子,也是闽南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中原四合院作为中国建筑的主要形式,自《楚辞》记载“百草合而为一真院,筑香榭门”以来,已经历了近2500年。沉浸在礼仪、规范和自然意识中的院落,早已内化为中国的文化基因。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取名“老院子”,在简约中融合了中原大院的文化基因,采用闽南最具魅力的嘉庚建筑风格。整个建筑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特征,体现了闽南人坚韧、开朗、从容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餐饮购物区
餐饮购物区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是一个集旅游、休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休闲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内有800平方米装修最豪华的自助餐厅和3000平方米最大最具民俗风情的团体餐厅,可同时容纳2500人就餐。同时配套建设面积5000㎡、品类齐全、商户众多的闽台特色购物区。舒适的就餐环境、休闲的购物氛围、一流的服务水平,一定会让您在景区获得全新的娱乐休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