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简介
商学院是云南财经大学最大的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48人,本科生和研究生近1.5万人。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5个本科专业,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工程5个硕士专业。承担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与物流方向)一级授权学科。
(一)师资队伍建设
商学院现有教授8人,博士14人,其中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李延峰教授、聂教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兰天教授、冉教授)。云南省两位名师(李彦峰、冉文学教授);1博士生导师(李艳峰);李延峰教授被教育部聘为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被省名师工作室认可。冉教授当选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分会副理事长。拥有云南省省级创新团队——现代物流管理省级创新团队、营销与物流省级教学团队。
(2)学科专业建设
自2003年商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密切关注国家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项目8项,省级优质工程项目15项,为建设高水平商学院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1)不断完善专业体系,形成专业特色。
将现代专业理论和技术引入专业建设,突出云南财经大学的优势课程。依托云南省重点学科企业管理,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实验实训+校内实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体系专业特色。市场营销成为国家一级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物流管理成为国家二级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云南省特色专业,云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议参加国家综合试点专业评选)。电子商务是校级重点专业。
(2)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各专业都确定了发展重点方向。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国际经济学(校级精品课程);突出学生外语优势,该专业研究生录取率连续两年位居学校前列,2009年达到19;在东盟留学的有33人,预计还会继续增加。市场营销专业形成了市场营销(省级精品课程,两次冲击国家级精品课程)、市场调研(省级精品课程)、商务谈判、品牌管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等特色课程。物流管理专业形成了现代物流管理(国家精品视频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国家精品课程、云南省精品视频开放课程、云南省精品课程)、物流金融、物流质量管理等特色课程。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了数据库应用、网络营销、网络与通信、操作系统等特色课程(均为校级重点课程)。
(3)教材建设
在课程建设的同时,加大了教材建设的力度。商学院出版了4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商务谈判、品牌管理、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管理)和6本部级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出版)。市场营销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市场营销课程立体化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三本教材包括2009年云南财经大学获得的省级优秀教材奖。《现代物流管理》(第二版)入选国家级优秀教材,获中国物华图书奖一等奖2010。《物流管理概论》、《市场调研》入选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
(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①开设实践课程;
(2)加强通识课程的实践环节;
③聘请企业家、高级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
(4)加强第二课堂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⑤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商务实验室通过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验收。电子商务创新中心、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建立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现代商务实验中心入选云南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3)学科建设
营销与物流进校博士点建设项目,电子商务创新中心与物流实验室进校博士点建设项目;物流管理硕士成为云南省教育厅和省学位办首批研究生教育联合创新培养基地(与云南物流产业集团合作),物流管理、产业经济、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
⑷科学研究
商学院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自动化与信息化、面向中国-东盟的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李延峰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东盟产业供应链建设研究》,结论被评为优秀。叶琼伟、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蓝田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李延峰、、冯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物流研究所获得五项国家专利,聂教授和季春礼博士在《管理世界》发表论文。商学院教师多次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和云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精益物流》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用书。2012李延峰教授作为技术负责人申报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获得批准。冉教授带领的物流工程团队获得五项国家专利,获得2009年“包公物流奖”二等奖和2011三等奖。2012,商学院获中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5)社会服务
商学院先后主持云南农村流通项目规划、云南钢铁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富宁港物流中心项目建议书、云南新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可行性研究等省部级项目、省市政府咨询项目、重大物流系统规划设计30余项,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6)学生工作
在商学院“永不放弃,争创第一”精神的感召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桔子文化,增强了学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学院的凝聚力。在校冬季运动会上,商学院组总分第一名,实现了14连冠的奇迹。在全国挑战杯、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央视”杯英语口语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比赛中,学生的通过率和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感恩教育、学生社团、贫困大学生能力提升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项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