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简介

现任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副院长、云南普洱茶研究院院长、云南普洱茶认证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普洱茶研究中心副主任;云南普洱茶协会常务理事;云南茶业学会理事;昆明全国茶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云南普洱茶研究中心主任;云南茶叶商会理事;云南省专家协会会员;云南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专家;云南专家库专家;国家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际标准化领域的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教学方面,获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为研究生讲授茶叶加工与茶文化原理,为本科生讲授茶叶贸易、茶叶综合利用、茶叶包装与设计、风味茶制作、茶道、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主编《本科生茶业教材》和《全校茶文化教材》。2003年,该组织启动了云南茶艺师资格培训和认证,培训和认证了500多名茶艺师。主编有教材《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学VCD。参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的《中国茶文化》教材,茶叶协会主编的《茶文化学》,云南农业大学出版的《茶叶制作技术》,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世博园艺茶艺百科》。

著有《云南普洱茶》、《普洱茶的健康之道》、《普洱茶加工技术》、《云南名茶》、《云南制茶技术》、《茶文化》、《中国茶文化》等多部著作。其中《云南普洱茶》构建了普洱茶科学体系,被国家图书发行协会评为“优秀科技畅销书”。目前该书已重印19次,累计11万册。2005年4月,繁体版在台湾省出版,2005年2月,该书韩文版出版,标志着云南普洱茶科学体系走出国门。国内外社会反响巨大,对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云南名茶》写于2006年,被国家图书发行协会评为“2007年度优秀科技畅销书”。

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品质形成的研究”获中国茶叶学会第三届全国青年茶学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发表在《茶学》2004,24(3):212-218;”《关于利用“普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意义的探讨》获云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第六届年会一等奖,并被列入《云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普洱茶研究成果授权专利8项。

科研方面,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云南特色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58B00,2007-2010;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116,2006-2009;云南普洱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云南省“十一五”规划,2006NG16,2006 438+00-200938+02;云南普洱茶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3C0007Z,2003-2007;2004-2006年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资助了普洱茶风味成分与品质关系的研究。其中,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普洱茶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的研究成果获得2008年云南省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入选2008年云南省十大科技进步新闻。

从事教学科研26年,曾获“优秀班主任”;商业计划书“优秀导师”;首届“世界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荣获“茶马奖”;云南农业大学第二届吴大观“优秀教师”奖;云南农业大学首届“教学名师”等荣誉。